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蒋永霞 2022-03-24 17:26:09 中国商报网
3月22日、23日,杭州公安和杭州市邮政管理局先后发布警情通报和案情通报。据悉,3月9日余杭区疫情发生后,有关部门在流调溯源工作中发现顺丰旗下公司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已对涉事企业进行立案调查。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防止疫情通过快递包裹传播刻不容缓。
涉事企业被立案调查
3月23日,杭州市邮政管理局发布案件通报:3月9日,余杭区仁和街道顺丰中转场发生疫情。邮政管理部门在处置过程中发现,涉事企业涉嫌存在违反邮政业法律法规等行为。3月13日,杭州市邮政管理局依法对涉事企业立案调查。目前,案件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3月22日,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3月9日余杭区疫情发生后,有关部门在流调溯源工作中发现浙江顺路物流有限公司涉嫌违法犯罪。经公安机关调查,该公司违反疫情防控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相关责任人员陈某某、杨某某、汪某某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则通报分别提到的浙江顺路物流有限公司和余杭顺丰中转场都与顺丰有着密切关系。
根据此前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披露的信息,“0309余杭疫情”出现在余杭区仁和街道顺丰速运中转场,属于杭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下属的分拨场地。该场地并不直接与快递用户接触,主要功能是对快件进行分拣处理。
疫情发生后,浙江省疫情防控指挥中心按照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服务保障工作指南要求,立即关停了该中转场,对各地寄往浙江的快件通过其他分转场地进行分发,并严格按照防控要求进行消杀。
另外,通报中提到的涉嫌违法犯罪的浙江顺路物流有限公司也是顺丰旗下公司。企查查App显示,浙江顺路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注册资本1亿元,由深圳顺路物流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当前,为了应对疫情,邮政快递行业在不断加强快递消杀工作,以防疫情通过快递链条传播。然而,依然有企业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出现这样问题的关键在哪儿?就这些疑问,中国商报记者联系了顺丰集团相关人员,然而并未得到答复。
为快递安全敲响警钟
对于余杭疫情中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相关部门给予了严肃处理。杭州公安发布的警情通报中提到,浙江顺路物流有限公司违反疫情防控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提到,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有五种情况,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二、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四、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五、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浙江顺路物流有限公司具体违反了哪些要求,目前还未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违反哪一条,都要负相关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以上五种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次余杭疫情的确对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3月17日,杭州市举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十次新闻发布会上提到,0309余杭疫情中,病例高度集中在余杭区仁和顺丰速运中转场。这次余杭疫情具有多点多源多发,人物同传、涉及面广、隐秘性强的特点,是今年以来杭州市所有疫情当中最严峻、最复杂的一次。
余杭疫情不仅造成顺丰中转场工作人员感染,后续又造成了部分非顺丰物流园内的快递人员的感染。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快递安全隐患也。疫情发生后,杭州顺丰网点暂停,快递包裹滞留也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不便。
在疫情面前,快递安全面临挑战,这些疫情传播造成的严重后果,也让各方更清楚地认识到,防止疫情通过快递链条传播工作刻不容缓。而此次余杭疫情中对涉事企业立案调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也为快递行业的快递安全工作敲响警钟。
目前,余杭顺丰中转场疫情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后续中国商报记者将会继续关注。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