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公司 > 正文

苹果讲起了“性价比” 国产手机高端化任重道远

  2022-09-08 23:02:03  中国商报网

中国商报(记者 焦立坤)北京时间9月8日凌晨,iPhone 14系列正式亮相,其带给人的最大“惊喜”莫过于起售价没有上涨,“收割”意味浓厚,直接淬火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局面。而苹果手机如此大做“性价比”文章,无疑令国产手机厂商的高端晋级之路变得更加艰难。

iPhone 14加量不加价

据了解,iPhone 14系列共有iPhone 14、iPhone 14 Plus、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四个版本,相比上代产品主要有几大变化。

在外观上,屏幕尺寸增大,两个Pro版本从“刘海屏”改为“灵动岛”设计(该设计也被网友戏称为“药丸屏”)。市场研究机构IDC分析认为,在当下的手机市场中,砍掉一个不能带来实际效益的小屏产品线,重新“捡”起之前效果良好的大屏策略,“看头更大了”接力“岂止于大”和“大屏幕上见”的宣传口号,既符合成熟的商业操作逻辑,也会产生更亮眼的销售成绩。而“灵动岛”设计不但可以扩大屏幕屏占比,显示更多信息内容,呈现新的交互方式,且外观一改iPhone X以来的设计语言,也将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进而激发更多的消费需求。

另外一大变化是,iPhone 14 Pro系列的主摄像头升级至4800万像素,影像能力迎来较大升级。在业界看来,当前各大安卓高端手机的主摄像头早就达到了4800万像素甚至更高,苹果此次摄像头升级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最受关注的是定价,iPhone 14、iPhone 14 Pro、14 Pro Max的起售价均与上代产品持平,而此前市场预期其将会提价。比如,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就曾预测iPhone 14系列的平均售价将上涨15%。

北京博瑞恒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张扬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苹果“不涨价”与当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整体下滑有关,其实可以视为一种“变相降价”的策略,在与其他大部分厂商提高售价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也显示出其强大的供应链控制能力。

IDC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8.7%,而苹果手机的销售依然坚挺。

高端手机市场更“卷”

在业界看来,苹果的这种定价策略对于正加速布局高端手机市场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无疑是新一轮降维打击。

在2021年发布iPhone 13的时候,苹果罕见地采取降价策略,将起步价定为5999元,这种“降维打击”的效果显然非常有效。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苹果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达62%。尤其是自2020年以来,华为因为芯片受限而空出了大片市场空间,综合各种数据可知,苹果抢到了最多的“蛋糕”。

IDC分析认为,2022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预计很难有太大起色,但是iPhone 14系列很有可能会引发换机热潮,进而继续巩固或提升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上的优势。

张扬表示,苹果新款手机售价维持不变将会给有志进军高端市场的国产手机厂商带来强大压力。“因为在大环境影响下,国产手机大部分新机起售价都有所提升,这是因为成本上升且本身利润较低而不得不提升。而iPhone 14系列特别是Pro机型除了A16芯片的加持外,‘药丸屏’也是一大创新,因为并不只是形状,从发布会来看,苹果会针对‘药丸屏’专门进行系统优化,赋予其更多的功用。虽然这些功能是否实用尚未得到验证,但在现今智能机功能趋同的情况下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两者相比就突出了iPhone 14的高端和性价比。”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两天前,华为强势推出Mate 50系列手机,支持北斗卫星消息、首发华为“昆仑玻璃”、首发搭载鸿蒙操作系统3.0等等,受到市场的热捧。而其他手机厂商在高端层面也在不断加深布局,进行芯片、操作系统、屏幕、快充等各个维度的创新。

IDC分析认为,随着国内各大安卓厂商在高端化路线中的长期投入,将会明显提升安卓手机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越来越多的安卓厂商与供应链从技术预研阶段即开始深度合作,共担投入与风险的模式渐普遍,部分底层的技术也更加开放,越来越多定制化、差异化的产品已出现。通过更多时间的积累,安卓手机有望逐渐站稳高端市场,未来会对苹果的优势地位发起进一步冲击,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技术创新赋能传统乳业
下一篇:布局文创、新茶饮……百年药店开出“逆生长”处方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