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郭宇靖 2022-03-04 11:09:03 经济参考报
记者3日从北京市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近日北京市正式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其中,围绕水安全保障方面,将加快完善提升水务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开展积水内涝防治,“城市看海”问题将得到解决。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超1.2万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4倍,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运,基础设施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此次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重点围绕交通、水务、绿化、能源等方面明确了未来5年的建设任务。
在交通发展中,规划提出将初步构建京津冀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全市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总里程达到160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00公里,市郊铁路运营里程力争达到600公里。同时,北京中心城区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将达到60%。
在水务发展中,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北京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到每万元10立方米以内,生产生活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0亿立方米以内,地下水年开采量力争降至14亿立方米左右。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伊锋说,全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率将达到40%以上,主城区积水点实现动态清零,解决“城市看海”问题。
在园林绿化方面,北京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5%;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全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7平方米;全市森林蓄积量3450万立方米;林地绿地年碳汇量1000万吨。
在能源消费和发展方式上,规划提出力争“十四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8050万吨标准煤左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率先达峰后稳中有降。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5%,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超过14.4%。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来现余介绍,规划充分落实“形成首都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要求,从百姓感知视角增加了中心城区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等6项可监测、可感知的指标。同时聚焦“减量发展”“绿色低碳”等首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以更高品质的基础设施,为首都城市更好运行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