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经济 > 正文

工信部发文推进汽车强芯造芯 机构预计今年下半年缺芯问题将缓解

孟珂  2022-03-18 18:34:23  证券日报网

3月18日,工信部发布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到,在汽车芯片领域,开展汽车企业芯片需求及汽车芯片产业技术能力调研,联合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等关联行业研究发布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推进MCU控制芯片、感知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安全芯片、计算芯片和新能源汽车专用芯片等标准研究和立项。启动汽车芯片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等通用规范标准预研。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受短期疫情冲击和长期风险交织影响,车规级芯片供需关系出现严重失衡,扰乱汽车生产计划,也造成汽车消费提振不起来。短期看,汽车缺芯问题已有所放缓,但疫情防控叠加国际局势影响,汽车缺芯问题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预计2023年之前获取充足的芯片难度较大,有可能由短时的供需错配变为中长期的结构性失衡风险。

    同时,刘向东还指出,相比较于消费电子类芯片,车规级芯片的制程门槛并不高,但对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特别是在耐高温、湿度、使用寿命等方面有更严格的要求,而且车规级芯片种类繁多,单品种市场规模有限,实施规模化盈利难度较大,因此我国芯片企业生产车规级芯片的积极性不高。从产业链看,我国汽车企业主要依赖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供应相关部件,而一级供应商是芯片的直接需求方,因此汽车缺芯问题要依靠一级供应商的需求拉动,引导芯片制造商提供相关专用芯片。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芯片标准是汽车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以来,疫情蔓延造成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紧张以及供需错配,也暴露了我国汽车制造大而不强、关键技术和设备卡脖子问题。我国汽车芯片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地位较低,受芯片投资和研发回报慢、风险高、国内芯片投资不积极等因素,国内芯片发展较为落后。

    平安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上出现了“芯片荒”,汽车芯片受到的影响最大,车企不得不大规模削减产量。2022年,疫情、地缘政治等外部冲击依然存在,汽车芯片自身产能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缓解,一季度的供给形势依然严峻。Susquehanna数据显示,2月份全球芯片平均交货期延长到了半年以上,创出新高。其中,MCU、电源芯片短缺最为严重,模拟芯片供应也出现紧张。为应对缺芯局面,芯片厂正在加大对车规级芯片产能的投资,车厂也在考虑重塑供应链,预计2022年下半年缺芯问题会缓解,但供给紧张将延续至2023年。

    “从加快汽车芯片研发制造、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需要标准先行,构建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同时,聚焦车企痛点难点以及汽车芯片的关键环节和薄弱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吴琦认为,由于汽车芯片的高安全性、高性能、高可靠性要求,汽车芯片规模化应用难以一蹴而就,需要技术研发和精密制造的双重突破,也需要大量的测试环节,预计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

    “自去年3月份以来,我国就采取有力措施缓解汽车缺芯这一难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实现芯片的自主可控,则需要汽车和芯片两个行业及其关联行业的共同努力,实现供需的有效平衡,而要突破缺芯难题,则需要加快技术创新研发力度,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试验验证、质量认证等工作。”刘向东如是说。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1.5万亿元留抵退税成减税“重头戏” 小微企业将成主要受益对象
下一篇:金融委、“一行两会”齐发声,释放的信息量巨大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