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经济 > 正文

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

金观平  2022-03-23 18:27:15  经济日报

3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这项广受关注的助企纾困重大举措进入实施阶段,1.5万亿元退税将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强力支撑。下一步,关键在于落实落细政策安排,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把该退的钱及时足额退到位,有效为市场主体“输血”“活血”。

增值税税制实施过程中会产生留抵税额,留抵退税就是提前返还尚未抵扣的税款。今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既有减免政策,又有缓缴退税措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是其中的“重头戏”。通过实施留抵退税,可以增加企业现金流,缓解资金回笼压力。这项政策安排,体现出规模超预期、纾困效果直接高效的突出特点,将给广大面临资金压力的企业带来“甘霖”。

好政策更需落实好。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政策切实转化为现实“红利”并非易事。国务院要求,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6月底前一次性全额退还、制造业等6个重点行业存量留抵税额7月份开始办理全额退还。退税规模大、企业数量多、时间安排紧、操作要求高,需要财税部门周密筹划、迅速推进,特别是尽快明确具体政策规定和征管操作办法,确保流程高效便捷。

实施退税减税,会形成政策性减收。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疫情持续冲击等因素影响,基层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实施留抵退税,意味着把“真金白银”直接退给企业,大规模退税对地方财政形成较大压力。为此,中央财政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再通过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等,目前首批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的专项转移支付4000亿元已下达。中央财政的强有力支持,为顺利实施留抵退税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有利于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退税资金关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每一分钱都不能乱花。根据安排,专项资金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实行动态监控。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具有“快、准、严”的特点,运行日趋成熟,在实施留抵退税中要发挥出独特优势,特别是通过优化分配流程、强化资金监管,提升管理效能和资金效益,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对地方的补助直达市县基层。留抵退税政策性强,有必要加大宣传辅导力度,让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全面了解掌握政策,积极依条件和程序申请退税并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需要强调的是,退税资金是企业的“救命钱”,绝不能成为人人都想咬一口的“唐僧肉”。各地要强化财经纪律、严格规范资金使用管理,不得把资金挪作他用。同时,要加强退税流程管理特别是资格审核,防范企业通过虚开增值税发票等方式骗取退税。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开始落地实施,值得期待。广大市场主体在一系列纾困解难政策助力下,一定能克服眼前困难,蓬勃发展、稳步前行。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快递业强劲增长 消费市场稳步恢复
下一篇:金融财税加力扶持科技创新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