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金观平 2022-06-13 16:54:48 经济日报
在疫情延宕起伏中复工复产复市,市场主体和劳动者需要稳定的预期。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确定了六方面33项政策措施,国务院近期还派出督查组对12个省份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开展专项督查,确保各项政策加快落地,落实稳就业举措一刻耽误不得。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复杂,中央确定了社保费缓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等帮扶措施。其中,缓缴措施的实施范围能扩即扩,只要是相关地区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及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尤其是22个大面积出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特困行业,都延长了缓缴时限;稳岗返还比例大幅提高,大型企业稳岗返还比例由30%提至50%;相关部门不遗余力支持重点群体就业,用好中央财政下拨的1547亿元救助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需要帮扶救助的群众手中。
全力推动稳就业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需要快马加鞭、靶向发力、确保实效,力争惠民惠企的政策能够加快释放到位。
未雨绸缪,前期谋划应求稳求快。纳入稳就业帮扶受益方的行业企业及劳动者数量众多,如何在短时间内大规模、高标准助企纾困解难,须在综合研判疫情防控、稳就业形势和资金运行安全平稳等前提下,开展精准测算,明确经办流程,减少不必要环节,及早调度资金,明确时间表,为政策快速落实奠定基础,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从推进情况看,多地采用了“免申即享、直接拨付”的发放模式,部分省份帮扶资金已超亿元,取得了一定效果。
落实稳就业举措,真金白银须精准发放。稳岗政策效能最大化释放,确保应得尽得,需准确鉴别被帮扶市场主体和劳动者,精确掌握企业裁员率、参保缴费、劳动关系等信息,防止和杜绝严重失信企业、僵尸企业和不符合条件的个人“跑冒滴漏”,把钱用在“刀刃上”。在数字技术日益成熟的条件下,应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需要,发改、人社、经信、监管、环保等部门应提高协同推进共享水平,在便捷化智能化的基础上,严格审核,确保数据比对无差错,业务流程无缺失,发放资金无误差,收款账户无错漏。
落实稳就业举措,着眼现在也要兼顾未来。在当前一系列稳岗实招中,不少举措旨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个人职业能力。从近段时间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信息来分析,经营困难行业企业在投放岗位方面确实明显少于往年。但是,制造业尤其是一些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布的招聘需求有增无减,复合型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及一些新技术专业的高校、技工学校毕业生受到青睐。
总体看,结构性就业矛盾仍然是稳就业发力的重点,稳岗位促就业还需大规模开展重点群体、重点行业技能培训,助力各类人才在各领域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疫情下的便利经济如何兜底普惠
下一篇:“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