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市场供给不断丰富,中秋假期——
2022-09-13 17:21:38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王珂)文化和旅游部12日发布的2022年中秋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显示,中秋假期,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发挥自身优势,丰富市场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中秋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340.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6.8亿元。
本地旅游成为主流。中秋期间,探亲访友、户外休闲、近郊旅游、乡村旅游是游客出行的主要类型。途家民宿发布的出游报告显示,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乡村民宿订单占平台预订总量的比例超过五成。飞猪发布的中秋小长假旅游消费盘点显示,本地游及周边游较为活跃,本地酒店订单量环比增长52%,露营订单量环比增长超4倍。
特色农庄、民宿、美术馆、博物馆等成为假期游客的重要游憩去处。上海海昌海洋馆、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济南动物园吸引了一大批亲子游家庭。
都市夜游亮点突出。杭州西湖、广州珠江、上海黄浦江、南京秦淮河等城市夜景观光热度持续走高。张家界九歌山鬼景区、襄阳唐城景区、台州温岭景区、西湖西溪景区等开启夜游模式,结合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江西景德镇高岭中国村、北京黄花城水长城、安徽西递村以夜宿为主题,将中秋赏月与特色文化相结合,营造诗意栖居氛围。
文化科技元素融入传统佳节。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月满中秋,相约两馆”系列文化活动,布设非遗“小庙会”。广州融创乐园举办“吉时·行乐”中秋国潮嘉年华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国潮风尚完美融合。北京香山公园将5G慢直播与古典诗词诵读相结合,邀请游客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韵味。无锡鼋头渚以“团圆、相聚、思念、欢庆”为主题,举办中秋水上音乐烟花大会,提升了城市旅游形象。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数字人民币更好助力数字经济
下一篇:湖南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