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2-07-04 17:02:27 上海证券报
作为推动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债券通迎来了五周年。
回望5年前:2017年7月3日,债券通“北向通”正式启航,海外资金进入中国境内债券市场的一条新渠道“横空出世”。
5年间,中国境内债券市场张开更大怀抱,在制度层面不断推陈出新,对外开放取得长足进展。这一历程中,债券通作为我国境内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推进器”,吸引了大量境外投资者入市,参与并分享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的发展机遇。
过去与当下,两相观照中,中国境内债券市场开放之路,风正帆悬,一以贯之。随着一系列债券市场开放新举措陆续出台,一个日趋成熟、愈发开放的中国债券市场行将到来。
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行时
自债券通“北向通”正式上线以来,这5年,中国债市加速开放,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便利境外机构的投资和交易。境内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现成效。
“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是我国构建市场化、开放型金融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近日撰文表示,多年来,债券市场坚持渐进可控、平衡效率与安全的开放原则,注重顶层设计与统筹安排,取得了长足进步。
回顾债券通的过去5年,德意志银行环球市场部中国区总经理施稼晨将其形容为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缩影和聚焦。“它见证了中国债券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的过程,也经历了香港地区作为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确立的历程,意义非凡。”施稼晨说。
除了债券通“北向通”落地实施之外,QFII与RQFII投资额度限制取消、熊猫债政策出台、债券通“南向通”落地走通等一系列债市对外开放举措,均是这5年内,铭刻在债券市场开放时间轴的“大事件”。
市场尤为关注的是,交易所债券市场日前已向境外机构投资者“敞开大门”,这亦是中国债券市场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一步。
“促进建立统一的人民币债券市场,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债券市场交易活跃程度,丰富交易品种,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债券流动性,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意义深远。此外,交易所债券市场,尤其是信用债市场,也会引入很多新的企业,不但能为交易所市场引入新的活水,同时也给境外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人民币资产投资交易标的,推动人民币信用债市场更加深入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施稼晨表示。
在“债券通”上线五周年之际,助力债市开放的更多举措已于近日密集出台:上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表示,拟再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同时,还将与债券通公司下调服务费,降费幅度达到25%。
“深层次来看,一系列便利举措和政策背后,所提升的交易便利度和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态度,才是吸引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施稼晨说。
“南向通”将有更多期待
2021年9月,在债券通“北向通”落地4年之际,债券通“南向通”正式“发车”。由此,“债券通”实现了“双向通车”。
业内人士认为,债券通“南向通”正式开通,拓宽了全球资产配置渠道,为中国市场双向开放打开了新局面。
“南向通的推出对中国及其投资者而言是一项重要的金融事件,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Tradeweb亚洲区负责人兼董事总经理孙晨表示,在稳定顺畅的初期运行之后,南向通将要经历几个发展阶段,并逐渐具备更多功能,最终成为境内投资者配置全球固定收益资产的主要渠道。
当前,未满周岁的“南向通”进展如何?李冰表示,自去年开通以来,南向通运行顺利。“我们从相关客户方面了解到,南向通交易量从今年2月开始也开始活跃起来。南向通正在逐步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境内投资者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的机会。”
关于“南向通”的“进行时”,记者还了解到,相关交易品种的拓展与机制安排的完善正在推进中。施稼晨表示,当前,南向通的拓展与推进依然审慎。第一步开放的是港交所交易品种,未来还会进一步扩展。
据了解,目前“南向通”的相关完善工作正在进一步推进。例如,参照“北向通”的规模和增长速度,调整与提升“南向通”的交易机制、账户管理,包括适用的债种范围及相关流动性安排等。
“‘南向通’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债市双向流动体系。”施稼晨表示,虽然现在南向通的整体规模还相对较小,但看好其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潜力。
富达国际固定收益基金经理成皓表示,未来随着“南向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境内机构参与的活跃度会进一步提升。此外,在可持续投资关注度和重要性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南向通”也为境内机构投资在港挂牌的国际绿色债券提供了渠道。
中国债市开放进入“下一站”
立足五周年时点,市场殷切展望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下一站”。业内人士大多表示,中国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道路,依然取决于信用体系改革、对冲工具、操作性问题等。
中国债市要深度融入国际市场,其中,举足轻重的一环是信用评级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当前,国际投资机构持有的人民币债券集中于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其信用债券持仓依然处于低位。
景顺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黄嘉诚表示,与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不同,当前,境内信用债券尚未被纳入全球指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信息披露尚不充分、境外投资者对于境内的信用评级体系熟悉度较低,境外投资者担忧境内信用债券的信用风险。
“我们认为,这些领域的改善可能是未来中国债券市场深化对外开放的关键。此外,提升境内债券一级市场的外资参与度是另一个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黄嘉诚表达出他的期冀。
孙晨则从电子化、衍生品等角度,传递出他的期待。他表示,当前,对于信用债而言,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仍然落后于一级市场。电子化交易在一级和二级市场的进一步采用,将有助于客户获得更多的信用债投资机会。
市场参与者也热切期待更多的对冲工具来管理风险。“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对冲工具可供全球投资者使用,让他们更容易进入中国债券市场。这些工具包括利率互换、信用违约互换和国债期货,我们预计在这方面会有更多的积极发展。”孙晨表示。
关于衍生品工具,潘功胜在文章中表示,近期人民银行与香港监管部门正在推进利率衍生品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举措,为境外机构投资者提供有效的利率风险对冲工具。
着眼于持续推动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潘功胜还表示,将构建高效联通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培育多元化的合格投资者队伍;夯实债券市场法制基础,加强监管协同,强化风险防控;同时,进一步全面推动债券市场由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可以预见,在市场体系构建、投资者队伍建设、法制基础等方面,中国债券市场将迎来更有利的“土壤”,新一轮发展已在酝酿中——一个日趋成熟、更加开放的中国债券市场行将到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ETF互联互通拉开大幕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稳步前行
下一篇:地方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政策密集出台 一批重大项目向民间资本敞开 2022-07-04 06:24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