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肖远企 2022-12-27 16:06:57 人民日报
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要主动发现、精准把握新市民需求,提供多样化、特色化金融产品,提升新市民金融健康水平,促进新市民生产生活健康稳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我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通过就业等方式转入城镇,成为新市民。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举措。
要主动发现、精准把握新市民金融需求。新市民涉及行业广、归属管理部门多、信息分散。金融机构要深入新市民所处的行业、企业和人群,了解他们在就业、创业、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和诉求,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同时,新市民群体的广泛性、差异性决定了金融服务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精准性。
要善于创造、精准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一些新市民对金融产品不够了解,金融部门要加强宣传,增加供给,丰富品种,提供多样化选择。通过供给创造需求,为新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同时,新市民金融需求差异大,不同人群的金融需求不尽相同,同一群体在不同城市的需求也很不一样。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细分客户、细分市场,针对特定群体提供特色化金融产品。此外,新市民流动性强,金融机构要不断优化账户开立、工资发放及征信查询等标准化基础金融服务,确保在不同城市之间的一致性、均等性和互认性。
要降低周期波动影响,提升新市民金融健康水平。金融健康是衡量个人和家庭应对短期债务和消费支出,以及储备长期支出和抵御长期风险能力的关键指标。2/3以上新市民是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和收入受经济周期、所从事工作性质等因素影响较大,存在较大的波动和弹性。对此,金融机构可以帮助新市民做好财务规划和财富管理,降低波动对其个人和家庭金融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进一步增强金融产品的灵活调整能力,与新市民就业和收入弹性较大的特点相匹配、相适应,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促进其生产生活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为银保监会副主席,本报记者欧阳洁采访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三季度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413.46万亿元
下一篇:筑牢金融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