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稳投资要落地见效利长远

杨开新  2022-08-23 09:48:29  经济日报

投资不能包治百病,应该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更好发挥投资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既要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统一,也要坚持数量与质量相统一,还要坚持单体项目与链条思维相统一。

近期,各地都把稳增长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通过项目建设扩大投资。以陕西省为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1月至7月同比增长9.5%,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4%、7.9%,较1月至6月分别加快0.3和0.4个百分点。日前在西安举行的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也有一大批项目完成投资签约。

投资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领域投资的带动范围较广,对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往往立竿见影。不过,对于投资的功能和如何扩大有效投资,存在一些不同看法。要看到,投资不能包治百病,但应该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更好发挥投资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应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统一。稳投资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增加实物工作量,但如果只盯着这一点很容易产生投资冲动,甚至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支持的项目要符合“十四五”等规划,既利当前又惠长远,主要投向交通、能源、物流、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弥补地方财政收支缺口等。相关要求有保有压,从引导和禁止两方面对投资予以规制,有助于兼顾短期需求与长期效益,在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的同时为长远发展培育澎湃动能。

应坚持数量与质量相统一。近年来,各地投资规模的量级越来越高,一些地级市的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额动辄数百上千亿元。在扩大总量的同时,如果不兼顾好投资项目的质量,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容易不断递减。上项目过程中,应该谋事要实,更加注重投资质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例如,相对于上新项目,技术改造往往投资额度不大、实施难度不小,但对于传统制造领域升级而言却是“四两拨千斤”,往往能很好地盘活存量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所以,对投资强度要全面看待,项目的亩均产值、亩均纳税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都很重要。

应坚持单体项目与链条思维相统一。“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人们耳熟能详。虽说项目投资与个人理财型投资有所差别,但也颇为相通。现实中,有一些项目实施后未能发挥预期作用,甚至投资完成之时就是项目荒废之始。投资有成本、有条件、有风险,必须要有链条思维和市场意识,使其充分体现价值。比如,一个项目投下去之前,要充分考虑到用能、用水、环境等制约因素,还要考虑到产业链上下游是否配套,是有助于延链、补链、强链还是会形成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又如,投资一个文旅融合项目,就要考虑市场客源主要来自于哪里,公共交通、生活配套等是否匹配等,与原有类似项目如何错位竞争。

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值得重视,在稳投资方面应该善谋良策、多出实招,但过度依赖投资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视。长远来看,实现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多依靠改革和创新解决问题,实现投资带动和消费拉动、创新驱动相互助力。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高楼养猪不能盲目跟风
下一篇:充分发挥汇率调节稳定器功能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