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结合电商,打造品牌,山西临县前青塘村——
本报记者 刘鑫焱 郑洋洋 2023-07-06 18:45:18 人民日报
“青塘粽子”,看这名字,有不少人或许会联想到某个江南小镇。但实际上,这些粽子都产自吕梁山深处的山西临县安业乡前青塘村。今年端午,入驻直播间的青塘粽子仅8分钟就卖出2万余单,销售金额达130万元。
剥开一只刚煮熟的粽子,轻尝一口,粽叶清香、甜糯的黄米与甜枣,使人胃口大开,这是青塘粽子销售直播间的主打产品之一——黄米粽子。与时俱进、紧跟市场,近年来,前青塘村粽子产业的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种类增多,并与电商紧密结合。“比如这款包含了黄米、江米、混合米3种类型粽子的产品,是今年的流行款。”前青塘村粽子产业园负责人张新勤介绍,“通过研发创新,我们统一产品规格,采购现代化设备进行包装生产,让青塘粽子能贴合更多人口味,也更容易储存。”
“全村有400余亩苇田,苇叶墨绿而肥厚,是包粽子的好材料。”张新勤说,传承数百年的独特工艺,加上吕梁山区优质的黄河滩枣、黄米、马莲草等特产,是当地粽子产业发展的优质资源。当时在外做生意的张新勤看到其他地方的粽子品牌,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我们村的粽子有独特优势,一定能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返乡后,他创办青塘粽子加工厂,结果第一年生产的8万只粽子销售火热,在当地产生示范效应。
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前青塘村发展粽子加工业,从最初的家庭小作坊式生产,逐渐发展成工厂化生产,带动村民致富。“3片苇叶3颗枣,100克糯米不能少。”在前青塘村粽子产业园的包制车间内,包粽工刘金梅脱口而出青塘粽子的制作标准。57岁的刘金梅每天能包1200多个粽子,有300多元的收入。在前青塘村,像刘金梅这样的包粽工还有很多。安业乡党委书记曹双龙介绍:“我们每年组织粽子产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现在前青塘村有70%的村民从事相关工作,同时带动周边村就业2600多人。”
近年来,粽子产业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村里发展起百亩鱼塘、水上乐园、农家乐等新兴产业,吸引了不少游客,而人气兴旺的旅游业又有力促进了当地粽子产业的发展。“今年,我们将进一步规范青塘粽子的加工标准,提高公共品牌的影响力,争取产值突破1.5亿元。”曹双龙说。
围绕青塘粽子这一特色产业,前青塘村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2022年,前青塘村村集体收入达到101.82万元,并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