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随着一系列房地产最新政策落实,供需两端预期扭转——
本报记者 孔德晨 2023-09-19 16:32:41 人民日报海外版
浙江省宁波市打造保障性住房样板,有效降低购房门槛,让更多新宁波人实现安居梦。图为近日顺利结顶的宁波市江北应家保障房一地块项目。 胡学军摄(人民视觉) |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8月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数据显示,前8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7.1%,商品房销售额下降3.2%;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17个和3个,均比上月减少3个。
多位专家表示,从8月份情况看,房地产市场目前还处在调整阶段;但随着“认房不认贷”等一系列房地产最新政策落实,供需两端预期扭转,房地产市场改善可期。
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有涨有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介绍,从供应端看,今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6900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住宅投资58425亿元,下降8.0%。同期,房企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继续下降。在保交楼政策下,房屋竣工面积出现正增长,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1775万平方米,增长19.5%。8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3.56,连续4个月下降。
从价格来看,8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城市个数减少,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有涨有降。
8月份北京、广州和深圳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0.3%和0.6%,上海环比上涨0.1%。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北京环比上涨0.4%。
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城市分别有25个和3个,比上月分别减少1个和2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6%。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有所改善。但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销售和开发建设整体呈现下行态势。”付凌晖说。
“认房不认贷”等政策密集出台
针对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7月下旬,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尽管8月份房地产数据下行,但要看到,从8月下旬起,一系列房地产政策出台节奏加快,规格、力度明显提升,正在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
8月末,央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先后推出“认房不认贷”、首套房存量贷款利率下调、差别化住房信贷等政策。各地方政府加紧落实中央政策,因城施策优化调整购房政策,特别是9月上旬,各地政策密集发布,且不局限于“认房不认贷”等信贷方面。9月8日起,南京全市限购政策解除;9月15日,合肥发布房地产调控新政,全面取消限购限售,大连、兰州、青岛、济南等城市也全面取消了限购和限售政策,苏州对120平方米及以上商品住房不再限购。
多项政策叠加影响下,9月份以来,多地楼市活跃度增加。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新政后一周,北京二手房成交了5000套、新建住宅成交3500套,分别超过之前半个月、一个月的成交量。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统计,9月4日至10日这一周,深圳市二手房交易量环比上涨26.4%。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政策推动“卖一买一”置换链条转动,短期内二手房挂牌量出现增加,前期观望或积压的购房需求将得到快速释放,供求同步增加。
投资、销售、市场运行将趋于改善
未来房地产市场能否持续复苏?多位业内人士持积极态度。
付凌晖认为,近期,各地区各部门先后出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认贷”、调整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等优化措施,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善房企经营预期。“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优化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经济恢复向好,下阶段房地产投资、销售、市场运行将逐步趋于改善。”付凌晖说。
业内人士分析,在政策助力下,房地产市场有望进入“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供给节奏前置与销售预期扭转将持续驱动行业恢复。“从目前的楼盘销售情况来看,‘金九银十’市场预期是非常好的,市场情绪和市场走势都向好。”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说。
陈文静认为,多项新政带动下,预计一二线城市“金九银十”市场可期。“部分热点城市前期被政策抑制的购房需求较多,政策优化后购房门槛大幅降低,需求入市将对市场形成更好支撑;人口规模、居民购买力等基本面更强的热点城市,对住房需求的支撑度也更高。”陈文静说。
不过,房地产市场复苏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部分城市仍有政策优化空间,若未来这些城市的政策调整力度较大,有望带来更强的示范效应,并有利于市场的整体复苏。”陈文静说。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高原别样晒秋 “藏年花”里话增收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