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正文

云南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本报记者 朱思雄 徐元锋 张 驰  2023-11-27 17:16:30  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云南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一基础,将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

山上,咖啡树层叠铺展;村里,咖啡豆香气四溢。平均海拔近千米的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西倚高黎贡山,东临怒江大峡谷,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咖啡豆产业化种植。“村里已入驻咖啡企业11家,年产值上亿元。”潞江镇党委书记杨隆说。

在云南,越来越多的村寨因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而闻名。地处低纬度高原,垂直气候特征鲜明,光热、生物资源丰富,让云南成为北半球农业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也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沃土。“种类丰富、品质优良、周年生产,是云南农业的一大特色。”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赖轶咏说,“一年四季蔬菜常有,每年向其他省份均衡供应2000多万吨。”

用好资源禀赋,云南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自2022年起,云南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成立专门班子、配备专家组,大力扶持茶叶、花卉、蔬菜等高原特色农产品。建立高原特色农产品资源目录,由省级财政统筹安排专项支持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推出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助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2022年,云南省农业投资规模居全国前列。

在曲靖市罗平县,有着300多年种植历史的小黄姜,2022年总产值超过10亿元。“党委和政府在信贷支持、市场培育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很大,发展前景令人期待。”罗平县生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张万坤说。

针对产业发展所需,云南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持续提升高原特色农业质效。组织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2022年以来,全省转化应用科技成果51项,建立生产示范基地113个,培训农业科技人员3.1万人次,怒江草果、丽江芒果等一批县域特色产业实现提质升级。

走进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的数字蓝莓产业基地,一株株齐腰高的蓝莓在基质土里茁壮生长。凑近细瞧,只见基质土中插着4支白色“滴箭”,用于灌溉和进排液监测。“我们使用的自动化脉冲式滴灌系统,比传统滴灌节省水肥近五成。”产业基地负责人徐坤介绍,蓝莓在11月到次年5月错峰上市,每亩收益超过10万元。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2年,茶叶、花卉、坚果、咖啡、中药材、天然橡胶、野生食用菌规模和产量居全国前列,茶叶、花卉、蔬菜等8个产业的全产业链产值均突破1200亿元。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云南出台联农带农主体奖补办法,总结推广16种机制,全省近3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约163万户脱贫户形成紧密利益联结。

“云南有很多高品质特色农产品,要让好资源变成好商品,带动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增收致富。”云南省委书记王宁表示。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标准化建设,助力小辣椒闯市场
下一篇: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