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专家热议“高水平开放与区域合作”
2023-07-24 10:01:54 IMI财经观察
7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与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北京银行协办,重阳投资教育基金特别支持的“2023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3》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高水平开放与区域合作”,与会嘉宾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金融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助力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等来自国内外金融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金融实业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展开研讨。
在7月22日上午举行的“2023国际货币论坛开幕仪式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3》发布会”上,张东刚和陈雨露首先分别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致开幕辞。
张东刚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宏观经济维度,关键是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高质量发展观,高水平对外开放,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国之治包含价值理念、理论体系、政策导向和具体举措,所以,中国之治是伟大之治。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和学校的经济学科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四问”为己任和自己的担当,着力中国的实际,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积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2012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举办国际货币论坛,已经成为展现中国经济学学科建设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世界经济繁荣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持。
陈雨露指出,人民币已成为继美元、欧元后的第三大国际货币,人民币与美元、欧元等量齐观需要中国实体经济现代化建设、金融市场深化、金融体系制度性开放与风险防控体系的支撑。人民币国际化推动着国际货币格局朝着多元竞争、相互制衡的多极化方向前进,其价值逻辑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向前需持续做好基础性工作,如增强跨境人民币的可得性与便利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深化金融市场建设,推进“双碳”目标落实落地,持续发展数字经济等。
开幕式致辞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主持。
会上发布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3》。报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王芳解读报告,她指出,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保持历史高位,波动向上趋势不变,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另外,报告着重强调了经贸合作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机制和重要意义。作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路径,国际经贸合作可以促进经济一体化和成员国经济金融发展。因此,未来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以更广泛多层次经贸合作为抓手,稳步扩大高标准制度型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走深走实。具体而言,国际经贸合作的推进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的资源整合和产业链重构,优化人民币在区域内使用条件;二是,继续加强中欧企业间合作,重视中欧经济共生关系的制度保障,解决好类似《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三是,积极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和经验分享给世界。
随后,戴相龙、陈文玲、霍学文、彭文生和吴晓求等嘉宾先后发表主题演讲。
戴相龙在演讲中提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体制,需要争取在2035年前实现多项目标。其中,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一项核心内容。首先要正确认识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的需要。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主动挑战美元,更不是要替代美元。其次是要正确评估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影响力。综合评估,人民币国际化地位不低于日元和英镑,但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有关制度还不完善并受到各种挑战。要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是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安排,二是要把握时机、择机突破。
陈文玲在演讲中指出,现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也是当前大国竞争博弈的重要领域,特别是在中美之间。具体而言,首先,全球金融政策端调整要紧密关注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其次,要意识到全球“去美元化”成为长周期不可遏制的趋势。最后,人民币国际化是个漫长过程,仍需付出更多努力并创造优质制度供给。
霍学文在演讲中提到,人民币国际化是个历史进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得以实现,包括国家制定的法规制度、各国监管机构的协作、通达的货币交易结算的基础设施、跨境贸易投融资、国际化的资产配置以及金融业的国际合作。高水平开放是国家坚定不移的发展战略,人民币国际化是高水平开放的必由之路。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在金融高水平开放和国际金融合作中有着重要地位。北京银行也将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稳定中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与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彭文生在演讲中指出,美国在全球经济的比重下降,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没下降。过去40年美元体系主导下的全球化和金融化引致的一系列问题促使人们反思货币非中性、金融过度扩张和全球化的影响,及从三元悖论到二元悖论的转换。“逆全球化”体现在供给约束与政府配置资源作用增加,而“去金融化”体现在金融监管加强、财政作用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货币国际化的新思路和新特征;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我们面临的也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Ⅱ;金融作用下降,实体作用上升,中国作为实体经济与贸易规模大但国际金融角色小的代表,人民币国际化将迎来新的机遇。
吴晓求在演讲中指出,新的世界格局需要相适应的多极化、多元性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应当在其中扮演与欧元相当的重要角色。而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起点和主干道是人民币的自由化市场化,人民币成为可自由交易的国际货币之一,意味着我们自己和其他国家都对人民币有信心。信心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制度基础,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完善的法律制度;二是经济能力,主要体现在经济规模、经济竞争力、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四个方面;三是金融市场,要推动中国金融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开放,让庞大的离岸市场人民币有回流投资机制。2035年前,人民币应当与欧元比肩,形成国际货币体系中新的一极。
主题演讲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张杰主持。
7月22日下午,三场不同主题的分论坛同时举行。
主题论坛一“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钱宗鑫主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和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先后发表主旨演讲。中国金融出版社原总编辑郭建伟,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丁志杰,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院原院长张礼卿,北京金融街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周月秋,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曲凤杰,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周颖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IMI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陆利平等十余位嘉宾围绕“对外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和“区域合作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两个研讨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主题论坛二 “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金融高质量发展”由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主办。论坛由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范小云主持。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先后发表主题演讲。戴相龙行长对主讲环节进行点评。随后,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谭小芬、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武岳、南开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张发林,在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系系主任李泽广的主持下,围绕“对外开放与中国金融体系现代化”的主题进行了热烈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方意、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系主任胡海峰、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数据中心主任王志刚,在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数字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博的主持下,围绕“对外开放与金融系统性风险防范”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范小云院长对研讨环节做出点评。
主题论坛三“数字化转型助力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暨‘第四届金融科技青年论文’学术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和金融科技 50 人论坛(CFT50)主办,腾讯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指导,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评论》编辑部和《金融理论探索》编辑部协办。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宋科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原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腾讯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张昕首先做开场致辞。随后,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金融评论》编辑部主任程炼做第四届青年论文征集活动综述。在腾讯研究院副院长杜晓宇的主持下,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张倩,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罗煜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龙马学者、博士生导师尹力博对部分获奖的青年论文做出点评。最后,举行了“第四届金融科技青年论文”获奖作者的颁奖仪式。
据悉,国际货币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国际性年度论坛,论坛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并对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理论和现象进行深入探讨。论坛吸引了来自欧、美、亚、非等地区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国际货币论坛自举办以来,不仅关注国内金融热点,更有国际视野的延伸展望,聚焦人民币国际化,探索新兴市场货币危机,深度交流国际市场走向,在这里有中外思想的交流碰撞,可以聆听首席经济学家精彩分享,更能够紧随时代潮流,关注科技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切磋。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外汇市场日渐成熟、韧性增强
下一篇: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