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 孙璐璐 秦燕玲 2023-11-10 17:36:04 证券时报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未来一段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本次会议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能力的一条主线。
虽然201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并未明确提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彼时会议提出的“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深化金融改革”等要求已被看作是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既是对6年前金融工作会议所擘画的金融改革路线图的传承延续,也是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金融改革谋新篇,特别是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新要求——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为建设金融强国明确了改革的着力点。高质量服务内涵丰富,不少分析认为,这既包括宏观政策要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也需要推动金融机构改革、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和开放,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优质金融服务需
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仍是本次金融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如何通过资金更为精准有效供给,为宏观经济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优质服务,将是下阶段金融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而作为流动性供给的“源头”,货币信贷政策将有新举措。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信贷环境”明确了方向,包括“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等。
货币政策强调“始终”保持稳健性,是为了防止钱变“毛”,这是金融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也意味着尽管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仍将在尽量长的时间里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近日就表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既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也坚决不能让老百姓的票子变“毛”,要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袋子。
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大背景下,还要更好地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无疑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可以预见,货币政策工具箱还将创新更多工具。
兴业研究研报认为,为把握好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近期监管部门或将拓展支持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等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从而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长期来看,货币政策工具箱或将围绕信用债和ETF等进一步扩充。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预计会议之后会有更多的措施出台,普惠金融、民营经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将成为重点方向,货币信贷政策兼顾总量和结构,在保持信贷总量的基础之上,引导金融机构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资源配置。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要做好五篇大文章
为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近年来,金融资源供给也在发生明显的结构性变化,更多的资金流向普惠小微、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今年以来,上述领域的贷款余额同比增幅均远超各项贷款增速。例如,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8.2%,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7.3个百分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6%,比各项贷款增速高7.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3.2个百分点。
章俊认为,金融可以通过引导资金流向,从而定向支持某些领域或行业。当前国产科技替代、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加强金融对这些领域的定向支持,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我国金融体系目前仍以间接融资为主,信贷结构的调整对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经济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风向标的作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指明了下一步金融资源配置的重点方向。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表示,上述五方面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落脚点。这五篇文章的关键词,实际上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
“以前讲金融支持经济,往往是单纯指生产、流通或行业、产业领域的纯经济活动,很少涉及增长方式、社会责任、个人生存改善等领域。”刘晓春称,这次五篇大文章是全方位的、前瞻性的。需要关注技术创新、科技的市场化应用、绿色发展、共同富裕、老龄化社会需求、数字化经济发展模式等。
完善机构定位
大中小机构分化明显
作为资金等金融资源配置的执行终端,金融机构在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做好五篇大文章的主力军。因此,完善机构定位在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有详细部署。
会议提出,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此外,在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方面,会议强调,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上述涵盖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等各类机构发展的定位安排,被看作是金融行业下一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未来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之间的分化将更为明显。
“随着机构定位的完善,国有大行总资产在银行业总资产的占比或将有所提升;地方中小银行在严格准入标准等要求下,伴随着兼并重组等过程,数量将有所减少。”兴业研究研报称。
记者根据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六大国有银行披露的2023年三季报计算,截至9月末,六大国有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超44%。
另据央行公布的不同类型中资银行的人民币信贷收支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尽管七家大型银行(除上述六大银行外,还包括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运用总规模略少于中小型银行,但七家大行的各项贷款余额总计高达114万亿元,比数量众多的中小银行贷款总余额还要高出近1.5万亿元,凸显近年来大行发挥信贷投放的“头雁”作用。
刘晓春也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的推进,金融服务也随之出现大网络化、大规模化和大机构化的趋势,尤其在国际地缘政治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这并不说明中小金融机构不再有发展的空间,中小金融机构在数量减少的同时,依然有相当规模的特定客户群体需要服务。而保险业所能发挥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前者针对实体经济,企业在遭遇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能减少损失,及时复工复产;后者针对社会弱势群体,让低收入者、生活困难者、小微企业等在遭遇困难时能得到适当的保障,这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
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则透露,将推动金融机构改革,促进规范健康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优化金融机构布局,构建由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风险投资等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央企对外参股投资 各类企业超过1.3万户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