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氢交通、氢储能、氢工业等场景的商业化加速
本报记者 仲蕊 2023-09-20 17:54:23 中国能源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理事长欧阳明高团队联合波士顿咨询共同发布氢能产业研究最新成果报告——《中国氢能产业展望》(以下简称《展望》)。《展望》指出,在氢能产业中,氢交通、氢储能、氢工业每种场景的商业化都将推动万亿级市场的递进增长。
业内专家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氢能因零排放、高热值等诸多优势,在过去几十年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全球治理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正不断为氢能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氢交通率先撬动全产业链
氢能在交通领域直接作为能源使用,是零碳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路径之一。
《展望》指出,在不断进步的燃料电池技术、不断建设完善的氢能基础设施、强有力的政策等因素推动下,氢能交通迅速发展,尤其是长途重载卡车领域。更重要的是,氢能交通将作为氢能产业的先导性应用,打通氢能全产业环节,有效推动整个产业链发展。一旦燃料电池交通应用场景的经济成本具备市场竞争力,燃料电池汽车将成为短中期内氢能需求的增长引擎。
“从技术角度讲,燃料电池技术是非常有创新力的技术,可以拉动很多学科发展。”清华大学教授杨福源表示,“从能量转化效率看,燃料电池转化效率达40%甚至60%以上,各方面都很理想。”
未来,燃料电池要实现产业化,就必须关注成本。杨福源进一步指出,在重卡领域,燃料电池重卡的补能时间更短、重量更轻且能量密度更高,随着氢燃料价格下降和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优化,预计燃料电池汽车的总体拥有成本将显著改善。“因此,我国在燃料电池在汽车上的应用开始向长途重卡方向发展。”
氢能交通和燃料电池过去一直是氢能产业链中投融资最活跃的领域。《展望》指出,随着氢交通对全产业链商业化的拉动,氢能其他应用和上游领域也受到投资者关注,充分体现了氢能交通在产业链中的先导地位和拉动作用。
储能及工业领域氢应用加速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在中国未来能源结构中的战略性定位,制定了中国氢能产业阶段性发展目标,并首次系统性提出氢能在交通领域以外多个规模化应用场景的发展规划,包括储能、发电与工业。
以能源载体形式用于储能和发电,被认为是氢能极具前景的应用领域。“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氢能是最理想的长期储能方式,也是灵活发电的清洁能源。目前,在燃气轮机的掺氢和纯氢发电、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等领域已有丰富的探索和商业实践。”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王海旭称。
海德氢能董事长兼总经理姚昌晟表示,从全球范围看,澳大利亚、欧洲国家等已开始进行氢储能商业化实践,利用自身可再生能源优势制备绿氢,再将氢能作为一种能源载体进行出口贸易,或满足自身用能需求。
氢气在工业领域具有成熟的应用基础,多年来一直作为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展望》指出,近年随着工业脱碳推进,“绿氢替代灰氢”趋势开始涌现。“现有的氢气运输、储存和利用的基础设施将有效促进绿氢在工业领域快速应用和落地,但要实现对灰氢的大规模替代,绿氢的成本竞争力至关重要,需要在降低电解槽成本、降低可再生能源电价、优化电耗水平以及推动碳税落地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於晨解读报告时指出。
产业链需要系统性技术创新
《展望》提到,在将氢能宏大的战略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过程中,需要价值链、产业链、技术链的全方位规划与发展。
氢能产业链包括制储运加用关键环节,姚昌晟强调,氢能产业链条长对应的是应用场景前景广,对应的技术创新需求也非常多。“现在真正投资推动氢能业务的企业,多数以大型能源企业为主。”
“氢能产业链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技术创新与突破,以解决全行业面临的技术成本高、能量转化效率存在瓶颈、安全性管理缺乏体系、数字化水平低等问题。”杨福源指出,持续的技术迭代以及跨行业的技术创新,正在为氢能产业注入动力。
“制氢领域近年持续受到市场和资本关注。尽管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被认为是相对成熟的技术,但仍需产业参与者面向全新的绿氢场景,进行系统性技术创新,以场景落地推动产业链发展,进而真正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杨福源说。
欧阳明高指出,“双碳”目标下,氢能产业已迎来新的发展浪潮,在政策、技术、市场、资本等多方合力推动下,全球氢能产业链各环节都将实现全方位突破发展,在未来十年构建出万亿级新能源市场,成为推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动能。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达1400个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