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能源 > 正文

新标准新技术撬动工业园区绿色转型

本报记者 仲蕊  2023-09-20 17:56:37  中国能源报

“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建成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的特色低碳园区。”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申长江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3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论坛”上指出。

推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对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专家认为,“双碳”目标下,要加强工业园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开展绿色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用新标准、新技术推动工业园区绿色转型。

碳排放占全国比重31%

“包括能源在内的工业活动已经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头,是‘双碳’战略实施的关键,工业园区是当前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其绿色低碳转型关系‘双碳’战略全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晓文指出。

刘晓文举例称,2019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为47.6亿吨标准煤,其中工业消费31.2亿吨,占比接近2/3。2019年,169家国家级高新区工业总产值2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1.2%。2017年,217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增加值为5.7万亿元,工业总产值为22.9万亿元,占比均为20.2%。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共计2543家、各级园区共计约14000家,贡献全国工业产出的50%以上。同时,工业园区总计贡献了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31%,其碳达峰碳中和是城市、区域和行业碳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申长江表示,要进一步开展绿色技术攻关和标准化研究,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应用。推进重点领域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实现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的特色低碳园区。

打下良好基础

申长江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工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工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转型升级阶段,传统工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绿色低碳转型任务相当繁重。工业园区作为工业要素精准对接和高效配置的重要平台,是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目前我国在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已取得不少绿色成果。申长江指出,我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耗能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和《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持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截至2023年4月,我国已创建绿色工厂3616家,绿色工业园区267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03家,为推动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以江苏省沛县为例,作为苏北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该县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建设,布局了具有特色的氢能产业链格局,开拓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探索减污降碳路径,园区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标准技术双轮推动

刘晓文指出,当前我国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的治理需求强烈,但技术基础总体薄弱,其中,管理技术短板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工业园区碳排放的核算技术规范尚未建立、碳管理对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引领不足、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绩效评价方法体系缺失以及园区绿色低碳转型路径不清晰系统性不强。

“推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要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碳,提升绿色低碳技术,构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赋能绿色发展相互促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表示,在能源转型大背景下,节能最快捷的第一选择是减排,其中,能源结构根本性调整是必然,消耗能源的同时,想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必须依靠绿电和绿氢。

以江苏沛县经济开发区、内蒙古包头高新区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园区为案例,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生态环境科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发布《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工业园区绿色低碳绩效评估技术规范》《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建设管理指南》等标准。刘晓文表示,构建和发布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标准,将为“双碳”目标下园区、行业和企业管理,提供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决策基础,也为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提供“把脉问诊”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方法。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氢能力拓万亿级市场
下一篇:首个可再生能源制氢减排方法学获批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