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清华大学发布《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
记者 林水静 2023-10-17 18:09:10 中国能源报
图为埃塞俄比亚阿达玛一、二期风电场。 章子枫/摄 |
清华大学日前发布的《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系统评价了全球197个国家在碳中和承诺、低碳技术、气候投融资、国际气候合作等方面的进程,为推动各国深化碳中和转型、弥合全球碳中和进展与《巴黎协定》温升目标的差距提供了重要信息和参考。
碳中和成全球趋势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影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
“面对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造成的广泛影响,全球需要快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此背景下,到今年9月,已有超过150个国家作出碳中和承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碳中和研究院减污降碳协同中心主任王灿表示。
《报告》称,能源是碳中和进展最为显著的领域,无论是低碳技术、气候资金还是国际合作,能源相关进展都占据主导地位。有127个国家设置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关的目标,全球超过50%的气候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和电网投资,将近50%的国际碳中和技术转让发生在能源领域。
不过,能源转型仍是巨大挑战。王灿指出,目前只有不到1/4的国家非化石能源供应占比超过50%,仍有87个国家的化石能源供应占比超过80%,其中84%是发展中国家,这表明其能源公正转型的迫切需求和巨大挑战。
政策、行动与成效不一致
碳中和政策、行动与脱碳成效并不完全正相关。“部分国家碳中和政策与行动排名领先,但脱碳成效相对滞后,有很多发展中国家虽然脱碳成效暂时比较显著,但政策和行动相对薄弱,能否保持减碳势头存在不确定性,而全球脱碳成效最终取决于各国承诺转化为政策和行动的效果。”王灿指出。
《巴黎协定》实施已将近7年,各国进展情况不一。《报告》指出,许多国家的承诺力度难以满足人均历史责任等公平原则下的减排需求。结果显示,有91个国家的碳中和目标符合1.5摄氏度全球温控目标,123个国家符合2摄氏度全球温控目标。
在全球碳中和成效方面,《报告》显示,有过半国家降碳速度步入转型正轨,但仍有12个国家碳排放强度尚未达峰;不到1/3的国家面向碳中和目标的降碳进度过半,近一半国家降碳进度超1/3;超60%国家的碳排放强度达峰值低于当年世界碳排放强度平均值。
在脱碳成效上,若以各国的碳排放强度作为衡量指标,则全球多数国家还需要加速脱碳进程。“尽管86%的国家碳排放强度已经开始下降,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对脱钩,但各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脱碳进度差异较大,仅有8个国家的碳排放强度相对于峰值的下降幅度超过75%,有27个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强度依旧上升,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如果国际社会不采取行动和支持,这些地区未来或成为新的排放热点地区。”王灿进一步表示。
气候投融资是难点
《报告》显示,将气候行动和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政府财政预算规划,对提高公共支出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至关重要。目前,142个国家公布了最新财年预算数据,其中有37个国家同时公布了气候相关行动预算信息。从预算占比看,绝大多数国家(23个)气候相关项目预算占总预算比例低于1%。
王灿指出,气候投融资是制约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落实碳中和行动的重要障碍,发达国家在气候投融资的制度与行动上的领先也并没有转化为足够的国际气候资金出资规模。“目前,全球每年发达国家出资规模在340亿美元左右,即便乐观预估,2025年的出资规模也不到800亿美元,难以满足1000亿美元的资金承诺。另外,国际技术转让领域存在硬技术占比偏低,非能源领域技术转让不足等问题。以培训和能力建设为代表的软性支持占比过高,在节能技术、绿氢技术和CCUS技术非能源领域,发展中国家的部署情况相对滞后,需要更多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称:“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问题,不可能以一个国家的力量来完成。与此同时,不同国家资源不一,需要一些发达国家来额外贡献自己的资源,带动其他国家共同推进全球抵御气候变化。”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建宇认为:“资金问题还是要通过市场的力量解决。只有通过市场和金融的手段,吸引最大规模的私人资本、风险投资和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介入,才可以对冲技术开发所带来的风险。”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表示,在全球推进碳中和的进程中,中国不断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正能量。未来,希望更多科研团队在全球性问题上开展合作和高水平研究,持续为推进全球碳中和进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9%
下一篇:让地热能“热”起来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