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智库 > 正文

新城新市镇发展要聚集人气

梁启东  2023-07-13 18:26:52  中国城市报

新城新市镇建设是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进行城市更新的较为普遍的做法。这在不少地方取得了成功,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但毋庸讳言,在不少地方,新城新市镇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偏差,主要是人气聚集效果不好、人的城镇化能力不足。如何摆脱人气不旺的阴霾,尽快推动新城新市镇的人口积聚,提高新城新市镇人气,是当前城镇化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

小城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规划设计要有新理念、建设要有高质量、运营要有高效能,也要在较短时间内聚集人口、形成人气,使城市建设的规模和一定的人口增长规模相匹配。

新城新市镇需要人口聚集。聚集人气对提高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对于一些小城镇来说,要解决的不是城市问题,而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搞好新型小城镇建设,通过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服务功能,促进城乡特别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社会文明。推进小城镇改革发展,切实加强与中心城市的功能互补,使之成为中心城市的“卫星城”,有助于缓解中心城市压力,吸引更多的转移人口在新型小城镇落户和就业,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对于农民来讲,吸纳农民进入城镇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人口向城镇集聚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那么新城新市镇建设怎样才能聚集人气呢?

新城新市镇要想聚集人气,就要认真研究应该聚集哪些人。笔者认为聚集的人气应该包括:一是到新城新市镇定居置业的群体,二是要来新城新市镇创业的投资者、经商者、外来就业者,三是短期就学就医、体育训练、会展商务、旅游度假、购物采购等群体,四是当地农民。也就是说,既要考虑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也要考虑非户籍人口、“短住”人口。

要通过不同方式,吸纳各类人口集聚。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引进知名企业、知名总部、研发中心、大型市场等,通过引进重大项目,加快产业发展,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鼓励领办创办企业、大学生创业,增加创业就业人口;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扩大办学规模,鼓励各类资本办学、办医,通过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人口集聚;放宽户籍政策,鼓励到新城新市镇购房,以优惠的配套政策吸引人口集聚;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面,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

要提高产业的聚集效应。农民进城,要有业可就,要有收入,要鼓起腰包。新城新市镇建设要积极发展具有特色的创业园区或者产业小区,完善配套功能,充分发挥园区的规模聚集辐射作用,吸引和扶持农民进城兴办二、三产业,使进入新城新市镇的农民有业可就,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要让进城人员有适当的“摆摊”权利,保持一定程度的“烟火气”。同时,要合力打造有利于外来人口常住创业的平台载体,吸引外来人员入住。尤其要注重大中城市的新增劳动力到新城新市镇就业,使他们成为新城新市镇人口聚集的重要来源。

要推进覆盖全区域的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使新城、新市镇的住房、劳动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险制度完善配套,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治理效能,以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聚焦“一老一小”、政务服务、双创等民生领域,开展“老有所养”“放心托幼”“万件清理”“近民利企”等专项行动,打造一批居家和社区养老、集中托育服务示范试点,推动城乡便民就业指导站建设,实施特殊群体“无障碍”服务赋能行动,切实兜住民生保障底线;制定城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一体的政策,使进城农民切实与市民享受同等待遇;鼓励支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公共服务质量治理,形成公共服务数据互联互通、城乡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数字化治理格局,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要深入探索城镇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城社区集中、土地适度向规模经营集中,积极推进乡村屯队变社区、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镇;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改革等。

要出台和实施适当的鼓励人口聚集的政策措施。新城、新市镇人口集聚速度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集聚地的政策宽松程度。可以适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比如对在新城区经商、务工的,在税收、市场管理费、技能培训、交通出行等方面给予减免、优惠措施。

要树立新城新市镇的良好形象。注重新城新市镇的城市管理与提高市民素质的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市民的城市意识、社区意识、家园意识、主人意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实现城市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充分依托商业、文化、体育、旅游等活动,以学术交流、会议展览、体育赛事、商贸洽谈等载体,聚集新城新市镇的人气;以塑造整洁、文明的城市形象为目标,整治交通秩序混乱、乱摆乱卖、乱搭乱建的现象,塑造整洁靓丽、文明有序的城市新形象。(作者系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充分利用自由贸易港制度安排 加快海南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下一篇:金融与碳市场如何“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