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地方 > 正文

浙江嘉兴 南湖高新区

发力新质生产力“赛道”

  2024-04-29 17:21:12  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浙江嘉兴南湖高新区(嘉兴科技城)正式发布槜李知识湖区规划,提出打造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的长三角知识经济高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03年,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正式落户嘉兴,成为浙江第一个校地合作共建的科创人才平台。嘉兴科技城以此为契机加速建设进程,经过20多年发展,已成为长三角一颗璀璨的科创明珠。

嘉兴科技城已累计引进高能级创新载体12家,建成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中心13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160多家,集聚高端人才3000余人,成为了浙江省创新指数最高的地区之一。这里不仅迅速吸引了大批高端人才集聚,通过孵化人才项目,还涌现了一批上市科技型企业,如斯达半导、昱能科技、博创科技等。

科技型企业对生产和研发环境要求很高,尤其是它们在进一步做大做强之时,更需要优质的软硬件环境。

全面启动建设槜李知识湖区,正是嘉兴科技城进一步优化环境,发力新质生产力“赛道”迈出的重要一步。嘉兴科技城相关负责人介绍,槜李知识湖区处于亚太路科创带这条“科创金脊”的腰部核心,将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更加侧重企业研发创新,让创新与产业结合更加紧密。今后,槜李知识湖区将着重引进打造企业总部研发中心,成为科技型企业的研发集聚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最近,嘉兴科技城签约引进了30个项目,其中8个高端制造业项目、7个高层次人才项目。

总投资8亿元的工业水下机器人项目专注于高端海洋装备研发制造,就将落子于此。投资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兴科技城地处长三角的中心地带,拥有发达的交通、宜居的环境和丰富的人才储备,能够助力入驻企业在槜李知识湖区发展壮大。

面对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建设等多项国家战略机遇叠加,嘉兴近年来进一步强化融沪联杭作用,加速构建“沪嘉杭”一体化的世界级城市群,努力从“制造大市”迈向“智造创新强市”。

作为嘉兴推进智造创新的重要平台,嘉兴科技城拥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国字号”名片,连续4年获浙江省创建类高新区第一名,连续3年位列省级以上高新区综合排名前五强,嘉兴南湖微电子产业平台在全省20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中综合排名继续保持在第5位,仅去年就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在科技创新上积累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今后,嘉兴科技城将持续释放“科研+产业”双引擎优势,抓好清华柔电院和中国特检院的两大国重实验室建设,实施微电子产业强链补链工程,建设槜李知识湖区等,为高能级科创平台、高科技企业、高技术人才提供更充沛的资源、更优质的服务,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

(许冰洲  王靖聪)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首条上跨黄河地铁工程开启区间隧道施工
下一篇: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