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河北平泉推动循环经济建设
张志锋 王 刚 2024-08-22 18:11:49 人民日报
清晨,河北省平泉市黄土梁子镇龙潭社区,村民薛凤东的食用菌基料生产基地忙碌起来。趁着早上凉快些,基地工作人员把一节节树干、农作物秸秆分别投入不同的粉碎设备,粉碎装袋后作为香菇基质。
龙潭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立强介绍,当地采用“林业三废”(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以及农作物秸秆作原料生产食用菌,生态效益转换率达1∶1以上。在生产基质中,3年轮换平茬的刺槐是重要原料,配比占20%左右。“我们在荒山上栽植刺槐1万多亩,刺槐树枝是食用菌产业的重要辅材。”张立强说,“全社区年产食用菌7000多吨,总收入1200多万元。”
七山一水二分田,平泉是个典型山区农业市,共有林地298.6万亩,其中,刺槐面积共65万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植树造林来说,要兼顾绿色和发展,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平泉市市长何会岭说。
平泉市与河北农业大学等多家院校合作,搭建科创平台,培育300多名技术人员,先后建成刺槐、农作物秸秆等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其中,食用菌产业链年产值82亿元,带动周边县市农户共17.3万户。
除了食用菌产业链,山杏也是当地重点打造的产业链。杏林春晓承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超临界苦杏仁萃取生产线,每颗杏仁利用率达95%左右。该市共有67万亩山杏,通过种植、深加工等,开发出杏仁饮品、杏仁药品和活性炭环保产品等30余种山杏产品。在当地形成年交易额近10亿元的市场,带动全市2.5万余户农户增收。
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随着平泉市不断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目前全市已形成年产值达百亿元的生态产业链。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重庆今年将实施完整社区建设项目395个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