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
本报记者 尹晓宇 2024-10-24 15:25:48 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迭代,合成生物加速转化,再生合成燃料制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加速落地……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这个“电动车之乡”,新兴产业正加速崛起。
作为老牌工业区域,锡山区通过智转数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焕发出新活力。大明工业科技集团是国内金属加工领域的高端制造服务企业,其“全链路”金属材料加工服务平台涵盖裁剪、切割、焊接、喷涂、总装等十大工艺平台,产品覆盖石油石化、矿山机械、新能源等领域。记者在其裁剪车间看到,成卷的钢材在机器设定程序后便开始自动切割,加工后的钢板不仅表面没有变形,边部也比较光滑。大明集团常务副总裁钱立告诉记者,技改升级后老设备还能照常使用,加上了传感器,数据在各生产环节中流动起来。
7年前,新能源行业方兴未艾之时,仝辉择机进入了光伏行业水处理赛道,在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了江苏道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道同环境公司董事长仝辉表示,这几年,随着新能源行业站上风口,道同环境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道同环境提供废水绿色低碳处理、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支持及工业水环境全流程管理服务。目前,公司研发转化的知识产权成果达70余项,开发了包括“除氟控钙”“脱氮除钙”和“水资源回用”的光伏电池废水资源化关键技术,填补了光伏电池废水资源化利用领域的应用空白。
近年来,锡山区积极拥抱未来产业,制定了《锡山区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构建与本地产业特点匹配的未来产业体系。聚焦氢能和新型储能、人形机器人、细胞基因和合成生物3个主导型未来产业,培育量子科技、元宇宙等一批前沿型未来产业,初步形成“3+N”未来产业体系。
在江苏意优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研发人员正围着一台踏步的双足机器人进行着各项测试,这款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髋部由4个谐波关节、腿部由8个直线推杆电机构成,将实现工业量产并运用于工厂日常作业中。
依托工业技术的储备,面向未来的产业风口,锡山区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将目光聚焦于核心零部件和整体产业生态,聚力视、听、力等传感关键技术,发展高性能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提高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在锡山区,单是意优机器人一家企业就集聚了200多家供应链企业。预计到2026年末,锡山区的未来产业规模将达到250亿元左右。
锡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一斐介绍,锡山区集聚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能源和新材料、人工智能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电动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四大优势产业集群。2023年,全区“四新四强”产业集群营收规模突破2100亿元。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敢闯敢试,打造经济增长极
下一篇:北京延庆无人机产业:翱翔蓝天的经济新引擎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