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会展 > 正文

机器人落地应用遍地开花 | 聚焦进博会

蔡淑敏  2024-11-07 15:06:47  国际金融报

“欢迎来到土耳其展位”,走进上海国家会展中心1.1号馆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和参展人员一同穿梭在各个展台的还有一台形象可爱的配送机器人,除了负责全程配送各类丰富展品外,还担任起了“文化大使”,通过机身的高清大屏滚动展示着土耳其杏干、无花果、橄榄、橄榄油等特色展品。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今年进博会,各种“高精尖”的前沿技术和产品云集,机器人再次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记者注意到,机器人们早已“跳脱”出与技术相关的展区和展台,落地应用遍地生花,各种形态的机器人们广泛应用于导览、配送、物流、教育、娱乐、医疗、工业等复杂场景,为普通消费者和企业用户们提供服务。

在技术装备展区美光科技展台上,一台新松机器人在工作人员通过词库选定词汇后便开始蘸墨,写下一个个祝福语:“心想事成”“财源广进”“大有作为”......“如果接个夹爪就可以搬东西,如果接一个胶枪就可以涂胶,我现在接了一个毛笔,就做一个(书法)演示。”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小型的机械手属于协作机器人,通过学习训练可以模拟人来写字,同时也可以进行码垛、焊接、搬运等其他操作,目前已经在很多工厂商业化应用。

不远处的西门子展台,一款调酒机器人同样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与市面上已经普遍投入使用的咖啡或调酒机器人不同的是,这一款机器人结合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接受观众的语音点单,并通过视觉判断点单者的情绪状态,生成定制化的饮品方案。据悉,这款机器人背后使用的是西门子推出的全新云原生IT/OT集成工具包“工易魔方”,最大的创新在于将软件和硬件无缝连接,使得机械臂能高效运作。

同样是在技术装备展区,两家来自德国的企业凯傲集团和永恒力均展出了应用于物流场景的搬运机器人。与传统场景下的普通搬运叉车相比,搬运机器人不仅可以进入复杂场景,同时可以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实现主动停车、自动识别箱体尺寸,减少人工作业,提升内部物流仓库效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两家德国企业均是七届进博会的“全勤生”,且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1993年,凯傲以百年林德品牌进军中国市场,在厦门成立了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是林德物料搬运在亚洲的生产,销售、服务及技术研发基地,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占地22万平方米,如今已成长为中国外资品牌叉车市场的领导者。

今年不仅是永恒力第七次参加进博会,也是永恒力进入中国市场销售的20周年。该公司表示,过去的20年,永恒力从一个单纯的设备代理商落地生根成为设备制造商,现在升级成为物料搬运设备自动化方案的服务商。站在过去6届进博会的“巨人的肩膀上”,永恒力的自动化物流服务商的品牌逐渐走入了中国客户的心智。

今年进博会上,人工智能专区连续第三年登场,升级到3.0版本,人形机器人则是牢牢占据这一专区的“C位”。记者在现场看到了来自宇数科技、傲鲨智能、上海清宝引擎机器人等公司展示的多款机器人。其中,有两款人形机器人拥有类似真人皮肤,身着特色服饰的人形机器人跟随音乐摆动着手臂关节“翩翩起舞”,吸引了大量观众围观和互动。上海清宝引擎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磊向记者介绍,公司致力于持续打造“人形机器人+”的服务新模式,已开发出多个版本的人形机器人,并已在文旅场景、教育场景、工业场景得到应用,客户包括清华大学、理想汽车、旷视科技以及多个文旅场景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客户。

进博会不仅为来自全球各地的特色产品和创新成果提供了绝佳的展示平台,也为企业搭建了连接合作、共创机遇的桥梁。今年进博会,来自上海的科技企业擎朗智能应土耳其合作发展中心的邀请,携高端配送机器人T10亮相,助力土耳其国家馆展示当地文化。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T10集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具备59cm狭窄通道通行、40kg大载重、9个全方位感知传感器、23.8寸巨幕高清大屏和动作反馈交互等特性,旨在满足多元化的配送需求,大幅提升智能服务体验。个性化系统配置包括头部配饰、表情包和语音等功能,真正意义上提升了智能社交的体验质感与情感连接。

擎朗智能方面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服务机器人公司,公司将为土耳其市场提供量身定制的机器人解决方案,以满足当地客户的具体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和紧密合作,共同促进两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4进博观察:“展品”变“商品” 速度更快了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