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孟繁哲 2024-09-12 11:34:39 人民日报
以能源转型为牵引带动,我国产业升级不断涌现新增长点,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有了更多支撑
在推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更加重视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应用,有助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先立后破、安全降碳
“采煤工效大幅提升,生产能耗也降低了。”山西寿阳县,一家煤企500多米深的矿井下,借助井下5G网络,矿工手持遥控器就能指挥机械采煤,AI无人巡检、AI分析预警等先进技术和设备也逐步应用起来。矿井智能化建设,成为我国能源转型取得积极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创新是打开能源转型之门的“金钥匙”。坚持创新引领,是指引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理念原则之一。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擘画了能源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道路,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形成节约高效、绿色普惠的能源消费新模式,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前不久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全面介绍十年来我国能源转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积累的实践经验。我国能源转型持续取得显著进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进广大人民福祉打下坚实基础。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得益于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投产,仅需7毫秒,白鹤滩水电站的绿电便能送达2000多公里外的江苏。清洁能源发展实现新跨越、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取得新成效、绿色能源技术实现新突破、能源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以能源转型为牵引带动,我国产业升级不断涌现新增长点,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有了更多支撑。
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也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清洁能源发电量约3.8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将近40%,比2013年提高了约15个百分点,能源绿色含量持续上升。发展以光伏、风电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建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有利于实现能源领域深度脱碳和本质安全,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推动能源转型,意味着能源供应保障不仅要“跟得上、能满足”,还要“提品质、增效果”。坚定不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端牢能源饭碗,关键是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是我国最长的二氧化碳输送管道。该项目让油井“吃”进二氧化碳,“吐”出更多原油。目前,胜利油田已在13个区块应用该技术,实现增油超5万吨。巧用新技术,传统石油工业实现了既增产又转型。在推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更加重视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应用,有助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先立后破、安全降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面向未来,稳中求进、久久为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一个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将让中国式现代化动能更强劲。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市场漫步:下大气力增加家政服务供给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