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4-04-30 10:24:01 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
2024年4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系成立大会暨“数字文明时代的未来经济学学术论坛”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益平以《中国存在“索罗悖论”吗?》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本文根据黄益平教授现场发言内容整理。
数字经济发展是否能提升综合生产率,这是数字经济研究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提高总要素生产率是其最本质的价值。
一个包含数字技术的生产函数是这样的:。其中:Y 为产出,K、L、D分别为资本、劳动与数字技术(包括数据)。数字技术既可能提高单个要素生产率,也可能提高总要素生产率。所以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就是数字经济能不能或者有没有提高总要素生产率。
一、索罗悖论
诺奖获得者索罗曾经说过一句话:“你可以在任何场合看到我们已经到了计算机时代,就是没有在生产率的统计数据当中看到任何变化”。这被称为索罗悖论。索罗提出这一悖论的时间大约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日益普及,然而从统计数据来看,生产率却出现了下降。
有学者在随后的研究中指出,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在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的某段时间内,生产率有所提高。因此,有人认为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时间滞后性。然而,仍有许多观点认为这个问题尚未完全明晰。计算机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对生产率的提升难以准确衡量,不像传统经济那样可以直接测度到更多的产出。另外有人指出,过去整个经济陷入了长期的停滞,而全要素生产率(TFP)是顺周期的,经济持续低迷会影响投资和消费,从而影响到TFP的测算结果,导致其出现下降。事实上,从本世纪初的数据来看,总要素生产率一直在下滑,有人将这一现象称为索罗悖论的第二阶段。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是几位学者在几年前做的。数字经济催生了众多大型科技公司,理论上,这些科技公司应是推动数字技术生产力进步的重要力量。然而,学者们测度了全美非石油20家最大的企业和62个行业的4家最大的企业对美国总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结果发现自本世纪以来,这些企业的贡献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引发了我们对“索罗悖论是否进入第二轮”的讨论。尽管技术在不断进步,企业形态也在持续改变,表面上看,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高效,然而,总要素生产率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同时,也并未观察到这些大公司对总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贡献。
中国的大概情况也差不多。数字经济发展看起来非常蓬勃繁荣,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在改变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治理方式,无所不在,但是总要素生产率却一直降低。如果这是一个持续的现象,那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究竟体现在何处?
二、部门间配置效率
几年前两位学者伍晓鹰和余昌华用投入产出数据做了一个分析,我借用他们的表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分析跟前面所说的很像。他们将经济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其中数字经济特别凸显了两个部门:一是ICT生产部门,该部门专门生产互联网和通讯技术设备;另一个是密集使用这些设备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此外还包含其他部门。被称为数字经济的部门,即生产这些设备和密集使用这些设备的部门,总体而言生产率状况良好,仍在明显提升,或者对整个生产率的贡献还是客观的。然而,在其他一些部门中,生产率却令人担忧,尤其是那些非密集使用ICT设备的服务业部门和非市场的服务业行业,它们的生产率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他们做的第二个分析更有意思。他们探究过去这段时间,经济发展当中两种主要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在不同行业之间配制效率,是提升还是下降。可以看到,改革初期到现在,劳动力再配置效率是不断提升的,但是金融配制效率没有明显的提高,甚至在压低总效率。所以可以简单地说,劳动力市场配制资源是有效的,但是金融市场配置资源没那么有效。此外,把金融资源配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包括ICT份额,一部分不包括,把ICT份额放进去以后,发现资源配置的扭曲和效率降低更明显,这个问题值得做深入的思考。
三、总结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做得很好,但同时总要素生产率在持续的下降,怎么样来理解这背后的问题?我觉得有几种可能。
第一,TFP在计算中就是残差项,有很强的顺周期的特点。过去十几年经济在不断的减弱,所以残差会变得越来越小,这是其中的一个可能的原因。这跟美国的长期停滞有类似的地方,因为长期停滞,所以生产率难以提高,而且增速也在不断的下降。
第二,分部门来看,凡是在生产这些设施和密集使用这些设施的行业,生产率的提高是非常明显的,剩下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其他部门生产率没有提高?按道理说其他部门也不是没用,为什么生产率没有起来?可能是因为很多成果很难被度量到。同学们用了很多电子产品、网络系统以后,做很多事情都变得很方便了,这个在经济学研究中看不到成果。但是确实是增加了闲暇的时间,但是在计算总要素生产率时数据上没有反映出来。
第三,很多部门的生产率增长确实存在滞后的现象,美国80年代的技术进步没有马上看到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是到90年代就看到了。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生产率提高,也许过10年能看到了也说不定。
第四,很多数字经济部门虽然变得越来越强,但是它的资源占用不一定会明显的上升,可能更多的资源流入传统产业。因为数字经济行业劳动生产率变得越来越高,将来都是无人的工厂,工人都去了传统产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数字产业的生产率在明显增长,但另外产业的生产率可能没有跟着增长,甚至会下降。综合在一起是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问题需要做认真细致的分析。
第五,部门间劳动配置效率比较理想,金融配置效率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这也印证了为什么金融改革的任务已经十分的紧迫。
(文章转自: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学者: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更好稳就业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