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5-01-21 15:36:04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许维娜)在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技术进步、供应链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政企采购从1.0阶段发展到4.0阶段,正经历着政策、市场、技术三大驱动力的推动,迎来了数智化采购的新时代。
在数智化采购的新时代,政企采购领域的发展既充满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推动政企采购领域的创新发展。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平台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市场学会以及京东政企业务携手发布了《业采融合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通过对数智化驱动业采融合实践的系统分析研究,给出了政企采购体系与政企采购基础设施服务商全面协同形成业采融合的“12345”模型框架,加速破解采购中“价格、质量、效率”不可能三角,全面向“成本、效率、体验”的黄金三角转型的具体实践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认为,全球供应链日趋复杂,数智技术在供应链领域全面应用,推动了政企采购业务向数智化全面转型。数智化供应链不单纯是数智技术在供应链领域的深度运用,更意味着采购体系的转型升级。在数智化驱动下,政企采购和业务正在深度融合,白皮书从概念框架到具体实践,对业采融合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很多具有价值的新理念与新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李勇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企采购历经四个阶段。2000年以前以线下为主,少量线上;2013年左右,因SCM、ERP等软件应用,进入电子化阶段,采购审批线上化。2014—2022年是数字化阶段,特点是全程线上留痕、线上签合同与比价。2022年后,随着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迈入数智化阶段。
虽然政企采购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但在数智化阶段,企业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对此,李勇坚建议,一是采购理念需转变,以往采购部门职责单一,如今数智化要求管理采购流程、关注隐性成本,实现业采融合。二是采购部门全周期管理能力不足,需借助采购基础设施服务商,整合软硬基础设施,把控全生命周期成本。三是企业内部需融合,业务与采购部门要打通数据业务,共建采购体系,且需CEO重视OEC价值模型,方能发挥其价值。政企采购变革深刻,企业需积极应对。
在业采融合数智化发展的浪潮中,不少企业积极探索大模型在政企采购领域的应用。
据京东政企业务规划负责人介绍,京东早在两年前便投身于大模型领域的探索,其在2012、2013年左右发布的AI开发平台基础上进行升级迭代,相继推出了一系列AI产品,为自身在政企采购业务的数智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对于《白皮书》中提出的“业采融合”概念及其价值,李勇坚表示,政企采购迈入从数字化迈向数智化的时代,是政策+市场+技术三大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数智化采购不是简单的数字技术叠加,数智化驱动的业采融合,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对政企采购经营和行业效率的提升,更在于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推动。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下游开工率提升锂电设备业迎拐点 新市场新技术蕴含新契机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