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正文

新技术助推光伏产业向上突围

  2025-03-12 17:48:12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栗翘楚)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持续增长。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行业产值保持万亿规模。在出口方面,光伏电池、组件出口量分别增长超过40%和12%。

经过多年的持续创新发展,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了从后起追赶到全球引领。行业分析认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原创技术,成为我国光伏产业保持领跑、实现突围的关键。

近期,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课题组在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新突破,经国际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9.1%,进一步推动了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的研究和产业化进程。

2022年6月,科技部等九部门发布《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重点研发高效稳定钙钛矿电池等第三代光伏技术。在光伏行业各企业合力技术攻关下,钙钛矿电池快速走出实验室、进入产业化阶段。

在山东海阳的海岸线上,国家电投10MW钙钛矿光伏电站正悄然改变着人们对行业的认知。“海阳这座电站在发电量上较传统晶硅组件有显著提升,尤其在阴雨天气等环境下,依然能稳定输出功率。”金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介绍,钙钛矿光伏组件生产的单瓦能耗是单晶硅的十三分之一。钙钛矿组件原材料成本为晶硅的50%左右,吉瓦级产线量产成本可进一步降低30%以上。钙钛矿叠层组件转换效率突破至26%,且单结钙钛矿电池理论转换效率达33%,超晶硅电池理论极限29.4%。

如何更高效地利用阳光,一直是光伏产业发展的目标。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正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王刚表示,有资源禀赋的省(自治区)可以建设差异化产业集群。如江苏聚焦钙吉瓦级量产,山东强化关键基础材料技术研发及拉长产业链优势,内蒙古通辽发挥天然碱资源优势、宁夏石嘴山市发挥砂岩优势,为钙钛矿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做好核心原材料准备。

当前,随着“光伏出海”加快,中国光伏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提供着重要的推动力,光伏产业已成为一张“中国名片”。从过去原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到如今拥有全球近一半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八成以上主要制造环节产量,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业内专家表示,从零起步,从跟跑到领跑,我国光伏行业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环节国产化程度大幅提升,以高科技、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成为出口新增长点。太阳能光伏的应用和快速发展,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建设更加环保、更加清洁的家园提供了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实现我国能源自主可控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杨杰委员:培育壮大信息消费“新三样”
下一篇:智慧“菜园”层层高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