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金融 > 正文

2025年中国将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本报记者 汪文正  2025-01-15 15:28:36  人民日报海外版

山东省日照市推出多项金融惠企助企举措,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图为山东永利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作业。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2024年货币政策成效如何?2025年将如何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务院新闻办1月14日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应热点问题。

2024年货币政策成效较好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2024年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金融总量合理增长。2024年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6%,都高于名义经济增速。

总量上,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去年两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两次下调央行政策利率共0.3个百分点,力度均为近年来最大。

结构上,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户,以及对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去年末,银行营销对接项目达22000个,已签订贷款合同等待企业随时提款金额达到8389亿元。推出了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取消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推动再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每年减少借款人房贷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

传导上,疏通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明示了主要政策利率,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强化利率政策执行,治理资金空转,大力整改手工补息,优化对公存款、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自律管理,节省了银行的利息支出,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平衡银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宣昌能介绍,2024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多因素推动美元指数动荡走强,中国外汇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人民币汇率总体呈双向波动态势,在复杂形势下保持基本稳定,在主要货币中表现较好,为中国自主实施货币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稳经济、稳外贸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4年末,衡量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的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为101.47,较上年末上涨4.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为7.2988,较上年末贬值2.8%,同期美元指数上涨7%,充分体现人民币韧性。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介绍,2024年跨境贸易投资更加活跃,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总额14.3万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14.6%,规模创历史新高;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量超41万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14.8%。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2024年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2413亿美元,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为1.8%,处于国际公认的均衡区间,初步测算四季度经常账户仍保持合理顺差。对外投资较快增长,2024年9月末对外资产存量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来华直接投资资本金、来华证券投资等资金保持净流入。外汇储备余额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宣昌能表示,中国经济基础坚实,经常账户保持顺差,跨境资本流动自主平衡,外汇储备充足,外汇市场有韧性,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提供了确定性和有力支撑。

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

宣昌能表示,人民银行2025年将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保证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在保持金融业健康经营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科学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针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邹澜介绍,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制定相关指导意见,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政策举措,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一是强化正向激励,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信贷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加强与财政政策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和优化信贷结构。二是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谱系,提升风险评估能力和金融服务技术水平。三是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通过债券、股权等市场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邹澜说。

“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宣昌能说。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壮大耐心资本 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实效
下一篇:五矿期货再获“投教先锋”团队奖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