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 胡飞军 2025-01-17 14:54:29 证券时报
窥一斑而知全豹。近日,有3家多元金融控股主体披露了旗下券商子公司2024年未经审计业绩,加上此前披露业绩快报的国元证券和业绩预告的东兴证券,已有合计5家券商业绩表现浮出水面。从业务细分来看,自营业务成为券商业绩能否高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24年A股市场波动加剧,但在2024年9月底政策发生积极转变之下快速反弹,2024年第四季度,A股市场活跃,成交额大幅增长,券商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受益明显,这对券商2024年全年营收和利润形成了支撑。
日前,中航产融、五矿资本和国网英大发布了旗下中航证券、五矿证券和英大证券2024年未经审计业绩情况,这也属于行业内首批发布财报的券商。
具体来看,中航证券2024年未经审计业绩情况显示,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22.3%;实现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160%。
五矿证券2024年未经审计业绩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11亿元,同比下滑12.13%;实现净利润2.78亿元,同比下滑12.58%。
英大证券2024年未经审计业绩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19亿元,同比增长15.97%;实现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大增84.21%。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6日和1月10日,东兴证券和国元证券分别发布了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其中,东兴证券披露,经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4.5亿元~1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6.3亿元~8.8亿元,同比增长76.89%~107.38%。国元证券业绩快报则显示,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8.39亿元,同比增长23.34%;实现净利润22.85亿元,同比增长22.33%。
整体来看,这5家券商业绩出现分化,中航证券、东兴证券、英大证券和国元证券4家券商均取得营收和净利双增长,其中,中航证券净利还实现同比增长1.6倍的惊人增幅,而五矿证券业绩则出现下滑。
从3家已经发布详细财报的券商来看,自营业务收入成为拉动业绩的主要推动力,个别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增幅直接推动业绩大幅增长。
根据过往惯例,券商自营业务收入统计口径为: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净收益,已披露财报的3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
以中航证券为例,该公司2024年自营业务收入为2.97亿元,同比大增115%;经纪业务净收入为3.41亿元,同比增长14%;投行业务净收入为1.38亿元,同比增长2.2%;资管业务净收入为0.48亿元,同比增长20%。
英大证券自营业务收入为2.53亿元,同比激增308.07%;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64亿元,同比增长6.49%;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0.04亿元,同比增长129.84%。
对于五矿证券而言,尽管该公司自营业务表现也比较亮眼,但受到投行业务大幅下滑影响较大。分业务看,该公司2024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0.78亿元,同比下滑18.75%;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3.2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6.81%;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0.72亿元,同比下滑32.08%。自营业务表现亮眼,收入达5.09亿元,同比增长58.08%。
除了这3家券商,近日披露业绩增长的东兴证券和国元证券,也在公告中阐述自营业务对业绩的贡献。
“随着资本市场活跃度增加和自身经营能力提升等因素,公司自营投资、财富信用等主营业务实现收入同比显著增加,超额完成全年经营任务。”国元证券表示。
东兴证券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解释为,投资业绩大幅增长,财富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稳步发展,实现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同比大幅提升。
浙商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洪希柠表示,预计2024年上市券商净利润同比增长12%,其中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7%。分业务条线来看,上市券商经纪业务和投资业务同比均增长,但是投行、资管和信用业务悉数同比下滑。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非遗春节”、入境游热度飙升!机构看好这些机会
下一篇:招商引资+财政转型+资产证券化 地方国资入主上市公司新范式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