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金融 > 正文

个人投资者“抢镜” ETF行业生态悄然生变

记者 ​余世鹏  2025-02-25 16:02:28  证券时报

蓬勃发展势头下的ETF,投资者结构出现显著变化。近期新上市的多只ETF中,个人投资者在前十大持有人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如华夏创业板50ETF,前十大持有人中的个人投资者达8位,投资者持有比例高达96.47%。甚至,将于2月25日上市的鹏华上证科创板200ETF,前十大持有人为清一色的个人投资者。

国内ETF起步于2004年,一直以来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特别是券商、险资等传统机构。近期个人投资者占据“半壁江山”的现象,折射出了被动基金发展的广阔趋势。从更深层次看,这种现象背后起码具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是被动基金在2024年“超越主动”后,ETF在规模和产品类型丰富的同时,持续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叠加近年来的持续市场教育,个人投资者逐渐拥抱ETF,使得ETF成为个人投资者配置的重要工具型产品。

其次是源于2024年9月底的新一轮市场行情,持续得到资金和政策支持。和以往行情稍有不同,这些通过ETF入市的个人投资者,基本都亲眼目睹了单边上涨行情里“指数不输个股”的现象。同时,在这一轮行情过程中,政策面也多次提及大力发展指数基金。

拉长时间看,这种趋势的变化是渐进式的。华夏基金此前发布的《指数基金投资者洞察报告》显示,当前ETF几大发展趋势中,就包括了“个人投资者加速入市”。该报告数据显示,个人份额持有占比从2014年末的不足20%上升到2023年末的44.3%。

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基金市场中,需求端会对基金产品创新形成不可忽视的助推力。目前已有基金公司将指数产品的营销重点逐渐从B端转向C端。ETF个人投资者的兴起,还会在基金销售渠道端、品牌端引发一系列变化,并可能进一步引发基金业的生态变化,未来有望形成一批具有指数特色的“精品”基金公司。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个人“包场” ETF持有者结构生变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