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5-03-11 17:59:46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王绍绍)“提振消费不仅仅要解决消费者的预期和购买力问题,同样重要的是,在供给层面,要通过技术和模式创新增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让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消费组负责人潘晓飞在做客“人民会客厅·圆桌对话”时表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
在潘晓飞看来,这一政策重点正是通过增加优质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来释放消费潜力、带动市场需求。
“因此,要推动新型消费发展,需要企业不断创新供给。但目前新型消费企业在融资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潘晓飞认为,与传统消费企业相比,新型消费企业中,初创公司占比较高,轻资产模式也相对较多,其产品开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传统的抵押贷款这些金融产品难以有效服务新型消费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新型消费企业需要更多的金融创新和全生命周期、多层次的金融解决方案。”他建议,各方共同合作,制定行业标准,在发展过程中及时纠偏,帮助新型消费企业稳定预期,吸引更多投资。
潘晓飞认为,成长期的新型消费企业需要更专业、更细分的金融服务,通过投贷联动机制、引导基金、资产证券化等产品满足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对于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成熟度的企业,可以通过境内外上市参与全球竞争,提升中国优质产品、服务和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在评估新型消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要从市场前景、技术创新以及竞争格局三个方面进行考量。”潘晓飞建议,各地应专注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市场敏感度和竞争力。此外,应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促进企业发展,回报投资者,并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内需增长。(实习生田可仪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金点子”助力保险创新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