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金融 > 正文

锚定数字生态新定位 银行网点“瘦身强体”在路上

记者 黄钰霖  2025-04-17 14:27:32  证券时报

上市银行年报季来临,各类盘点也层出不穷。

近日,国有大行合计关停网点超300个的数据引发市场关注。往前追溯,近三年来,全国商业银行网点年均退出总数均超千个。从绝对数量上看,银行网点正在“瘦身”,但从质量上看,银行网点持续“强体”,探寻数字化生态下的新定位。

不可否认的是,网点数量的减少与商业银行降本增效密切相关,压降成本也成为当下商业银行的主基调。有银行董事长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现在的钱是一块一块地挣,也要一毛一毛地节省。”截至2024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平均净息差降至1.52%,多家银行高管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净息差仍将保持下滑趋势,经营压力只增不减。

在此背景下,银行网点的高成本性凸显。有业内人士透露,即使是在三线城市,单个传统支行网点的年运营成本也在300万~500万元不等。

不过,翻看商业银行的发展进程,便可知线下网点的缩编并不能一“省”以蔽之。从上世纪遍布街角的储蓄所,到千禧年后高速扩张的综合网点,银行网点的形态变化始终随技术变革而演进,折射着金融服务方式的革新。

当下转型的特殊性在于,网点的变化不再是简单的渠道替代,而是服务理念和定位的重塑。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银行业平均离柜率早已超90%,这意味着九成以上的金融服务已经迁移至线上。客户行为的根本性转变和数字技术发展,是推动网点转型的底层逻辑,也决定了当下网点进化的新方向。

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推动技术创新,线下网点正在从同质化的“交易处理中心”转型为差异化的“价值创造节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多数银行将社区支行、分理处等基层机构迁址优化,让设备完善、服务新颖的网点服务半径辐射至更多居民。在部分银行的智慧网点中,不再只有传统现金柜台,AR(增强现实)、3D互动、数字人民币体验等新模式应接不暇——网点从“业务场所”转变为“金融教育平台”。与此同时,针对老年群体的“适老化网点”改造进行得如火如荼,通过放大字体、语音导航、智慧机器人等适老改造,让银发族在数字化浪潮中不再掉队。

另一方面,特色化转型正在为网点注入新的生命力,让网点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增量入口”。

在深圳,某股份行携手引导基金及知名创投,定期举办系列投融资路演活动,覆盖超过300家科技企业,累计提供信贷资金超30亿元;在辽宁,农行某支行以红星、红旗、出征图以及战斗雕塑等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为设计灵感,打造了别具一格的抗美援朝精神示范网点,吸引众多当地民众前来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也为业务带来了提升。

当然,转型之路并非坦途,如何平衡效率与成本、如何避免数字化鸿沟、如何维系服务温度,都是需要银行持续探索的课题。纵观国际银行业的历程,从交易所诞生的“金融咖啡馆”到“社区银行”,线下渠道的转型从来不是简单的“存与废”之问题,而是服务形态的不断进化。

在变革中,我们需要突破“数量增减”的表层认知,看到服务能力的质变提升,才能让“金融服务无处不在”的愿望照进现实。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布局向广成本向优 银行网点坚定推行“瘦身”计划
下一篇:资金持续“借基”加码A股 沪深300ETF规模再破万亿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