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 杨卓卿 2025-04-22 15:20:23 证券时报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025年规章制定工作计划,将制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办法》《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纳入其中。
具体到信托行业,上述工作计划显示,2025年将重新修订《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同时制定《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
2024年底,证券时报记者曾报道,监管人士在2024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透露,正在制定“1+N”制度体系,其中“1”是指《关于信托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N”则是涉及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等业务细则。
一位参会人士彼时称:“‘1+N’制度体系是以三分类为基础的,预计2025年会出台针对资产管理信托的监管细则。关键业务的展业标准与规则一旦明确,将激发信托行业的发展潜力,在场人士都表示很期待。”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信托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明确构建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4月11日,金融监管总局就《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现行《办法》于2007年制定,部分条款难以满足信托公司风险防范、转型发展和有效监管的需要,与资管新规、信托业务三分类通知等近年新出台政策的衔接也有待加强。
金融监管总局此次对《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围绕信托公司“受托人”定位要求,调整信托公司业务范围,进一步明确信托公司经营原则、股东责任、公司治理、业务规则、监管要求、风险处置安排等,完善促进信托业强监管防风险高质量发展的监管制度体系。
据了解,《办法》对信托公司业务范围作出了调整,修订后的业务范围共有三项:
一是信托业务。将现行《办法》中五项信托业务调整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
二是资产负债业务。在固有负债项下增加向股东及股东关联方申请流动性借款、定向发债,在固有资产项下取消对外提供担保业务。
三是其他业务。增加“为资产管理产品提供代理销售、投资顾问、托管及其他技术服务业务”,将“受托经营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证券承销业务”调整为“为企业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提供财务顾问、受托管理人等服务”。
此外,结合实际情况,《办法》取消了与信托公司主业无关联度的或与现行监管政策相冲突的“作为投资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代保管及保管箱”“居间、咨询、资信调查”“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并购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业务”等四项中间业务。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存款利率“倒挂”或将持续 银行接踵降息缓解负债端压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