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5-01-16 11:15:17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常钦)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攻克了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经济利用。
鄂西北铌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推广应用,将为我国低品位难利用铌资源提供经济可行的技术路径,这对我国铌资源自给自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铌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的特点,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及核能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金属,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我国已经探明470万吨资源量,在世界排名第二,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湖北两竹地区、江西宜春、新疆拜城、陕西华阳川等地区。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铌资源普遍矿石性质复杂,品位低,难利用。
据了解,庙垭铌—稀土矿的勘探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限于技术手段制约,始终难以实现资源开发利用。通过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我国地质科研人员创新研发铌稀土分离工艺技术,取得了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使铌精矿品位由传统工艺的5%—8%提高到17%,回收率从20%提高到50%,同时实现了伴生稀土、铁、硫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力保障了我国铌资源供应安全。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重要矿产自给能力大幅提升
下一篇:2024年国内油气产量当量首超4亿吨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