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纵横:庭院“方寸地” 致富“聚宝盆”

赵晓昕  2025-01-08 11:43:13  人民日报

“庭院经济”是农民利用自有院落及周围的土地、空间等,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的经济模式。该模式既能盘活闲置院落和土地资源,也可以为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是规模化农业生产形态之外的重要补充。2023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如今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抓手。

因为形式灵活、适应性强,庭院经济常被称为“方寸之地做文章”。但由于多为零散经营,庭院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容易面临资源有限、方式粗放、布局分散等问题。让庭院经济成为农民增收新引擎,发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作用,关键在科学规划、政策引导。

好的政策扶持与引导,能够激发农户主动作为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少走弯路。这就要求有关方面深入调研本地资源禀赋、市场需求与文化特色,以品牌化为导向,通过谋划重点项目,帮农户精准选择有潜力的产业与业态,并根据市场反应及时调整,避免一哄而上、千篇一律。在要素支持中,有关方面还应在资金、技术和管理上提供相应保障,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抱团发展”,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销对接更加顺畅。推动庭院经济从分散化经营走向规模化经营,由粗放式发展转为精细化发展,就能为农民致富增收、农村经济繁荣提供更强大支撑。

充分释放庭院经济潜力,还要打开思路,做好融合创新文章。废弃的烤烟房被改造成特色乡村民宿,山村庭院里诞生出研学中心、竹编非遗展示中心……把乡村院落作为空间载体,推动庭院场景积极“拥抱”休闲餐饮、艺术空间、非遗体验、文化创意等新经济、新业态,有利于把老地方盘出新花样,使方寸之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不断催生乡村发展新动能。

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庭院经济大有可为、必有作为。当一院一落、一家一户燃起庭院经济的星星之火,必将释放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活力。

(摘编自《河北日报》,原题为《让庭院经济成为农民增收新引擎》)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人民论坛:一颗脐橙看“转化”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