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评论员观察:营商环境育发展动能

李洪兴  2025-03-27 17:49:45  人民日报

千方百计给各类主体营造无忧无扰、踏实干事的氛围,方能更好释放发展的活力潜力

惠民利企、高效办事,已经逐步从接单解决问题转向主动提供服务,化被动为主动已成趋势

 

前不久,到派出所办证件。前面的女士想办理邮寄,一直没操作成功。窗口里的工作人员察觉后,站起来,欠着身子,贴近小窗口,取过女士手机,一边讲解一边操作演示,很快搞定。原本焦急的女士,连道“谢谢”,离开时还不忘给亲朋发语音,“很顺利,放心吧”。

一句“放心”,说出了事好办、舒心办的感受。群众办事舒心,离不开工作人员的细心观察与暖心帮助。这也恰恰说明,优质的政务环境,是用点滴有为之举打造的。

近来,围绕政务服务、营商环境的讨论有不少。特别是一些城市的做法,获得称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千方百计给各类主体营造无忧无扰、踏实干事的氛围,方能更好释放发展的活力潜力。

从现实看,实现环境之优,很难一蹴而就,少不了循序渐进。从具体做法到有效机制,从局部改善到整体向好,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浙江杭州的一位创业者说,自己办事时被多次“叫住”。这是“折腾人”吗?原来,他办好租房合同要走时,工作人员叫住他,提出“直接把补贴的事处理掉”;补贴手续办完,他又起身要走,没想到工作人员注意到他有快上幼儿园的孩子,便主动提出一并把入园的事办了。处处替群众着想,还想在群众前面,而且想到就办到,这样的换位思考让创业者感慨万千。

从“想他人之所想、办他人之所需”,到“想他人还没想到的,办他人将来想办的”,思维与工作方式之变,折射了作风之变,这样的好环境能吸引人,更能留住人。

有人问了,“有没有可能是这位创业者幸运,恰好遇到个热心的办事人员?”个体因素不能排除,但这也说明,营商环境好不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和事体现出来的。这些年来,惠民利企、高效办事,已经逐步从接单解决问题转向主动提供服务,化被动为主动已成趋势。

看实践更真切。有的地方把“走访促解”作为工作方法,获悉企业发展受限后,深入研究政策、主动拿出办法,为企业留出用地空间。有的坚持柔性服务,把“无事不扰”与“有事必到”结合起来,让企业更自主、更专注。有的从知识产权保护入手,完善长效机制,让企业放心创新、放开手脚。好做法、好经验,已超越“一事一议”,而是从理念和行动上变为全局着眼、局部发力、以点带面、整体显效。

从“给优惠”到“建机制”,从畅通“最后一公里”到做好“最初一公里”,从“一件事全链条”到“多件事全协调”……工作准星不断聚焦,服务标准持续优化。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没有止境、只有更好。

有人又说了,“口令变了,办事有了新‘代号’”。变的是啥“口令”?原来,这指的是“最多跑一次”变成了“一次不用跑”。的确,持续向好的发展环境,就像装载了“动态口令牌”,因时更新、持续增效。

数智时代,科技创新为政务服务赋能、为优化环境助力。这不仅是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更形成了数字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倡导优化数字营商环境,释放数字经济潜力。”有的地方在公共数据的共享开放、平台建设等方面作出探索;有的重点打造公共资源的阳光平台,为相关市场交易提供公平竞争环境;有的则借数字空间“牵线搭桥”,为企业找技术、助技术落地创造条件。抓住数字化机遇,线上线下齐发力,借势优化营商环境,有助于促进各类要素更好流动、潜能更充分释放。

关于发展环境,一位干部说得好,“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更加用心、用情、用力浇灌,让创新的土壤更肥沃,让创造的生态更丰富,高质量发展的种子定能开花结果。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加快形成提振消费的强大合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