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地方 > 列表
  • 晾晒稻谷 颗粒归仓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31.76万亩水稻收割进入收尾阶段,当地农民利用晴好天气及时晾晒稻谷,确保颗粒归仓。

  • 菜农叶祥松的三次转变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个头饱满的甘蓝从叶片中探出了头,满目碧绿,长势喜人。57岁的菜农叶祥松正在地里忙活,砍菜、去叶……不一会儿,圆滚滚的甘蓝就装满了两箩筐。

  • 四川发布行动方案 支持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11月6日,从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获悉,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7年)》。

  • 云南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签约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今日在第五届中国水土保持学术大会上成功签约。此次交易转让水土保持碳汇量11.56万吨,金额381.48万元,平均每吨33元。

  • 资源再生利用 推动绿色发展

    近年来,亭湖区推进江苏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部署要求,加大科研力量投入,集聚25家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建成全省唯一的环境综合治理产业创新中心。

  • 碳效服务更有力 用户降本更有效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政府办公区域(三中心)7至8月节能账单出炉。相比2023年同期,该办公区域共节约用电13.5万千瓦时,大幅节约用电成本。

  • 风电叶片产销旺

    近年来,芦溪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风电叶片受到市场欢迎,实现产销两旺。

  • 小松子大产业 东北小城产量占全国七成

    深秋时节,我国东北地区的松子、榛子等特产迎来集中上市,其中很大一部分松子被销往吉林省梅河口市。梅河口市虽然不出产松子,地理位置也不沿海通江,但是却“无中生有”,出人意料地成为“全球最大松子加工集散中心”。

  • 全力备足货源 迎接网购热潮

    “双11”临近,贵州省从江县各大中小企业备足货源,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服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为即将到来的网购热潮做准备。

  • 累计监控代发工资超300亿元

    北京市创新实现欠薪治理非现场监管,建立北京市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目前,该平台与全市27家主要中资国有股份制银行完成数据对接共享,已收到专用账户6975个,累计监控代发农民工工资343.68亿元。

  • 跨村联建蹚出致富路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涛雒镇海滨滩涂,成片养殖池里,鱼肥虾壮。距养殖池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拓洋渔业专业合作社紧张地开展生产,这个占地140亩的海产品加工项目,吸纳了周边23个村养殖的海产品,预计今年产值将超8000万元,15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产业饭”。

  • 小珍珠串成大产业

    天刚蒙蒙亮,在浙江诸暨市山下湖镇的一个开蚌场里,河蚌堆积成山,开蚌声此起彼伏。上百名工人两三人一组围坐在一起,彼此配合,开蚌、采珠、分拣,一气呵成。

  • 花卉苗木助增收

    近年来,曹集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花卉种植产业,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助农增收致富。

  • 重庆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 相关产业进程或加速发展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教委等八单位近日联合印发《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

  • 河南小麦已播种8472万亩

    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11月4日,河南全省小麦已播种8472万亩,占预计面积的99.4%。小麦已出苗面积6795万亩,出苗率达80.2%。除信阳因腾茬收获较晚麦播仍在进行外,河南其他地市麦播基本结束。

  • 内蒙古新能源装机突破1.1亿千瓦

    随着内蒙古能源杭锦旗风光火储热生态治理项目、乌兰察布150万千瓦风光火储氢一体化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内蒙古华电腾格里100万千瓦光伏一期工程陆续并网发电,10月31日,内蒙古新能源装机突破1.1亿千瓦。

  • 四川促进五大片区差异化发展

    四川省政府新闻办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成都平原经济区等五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日前印发。相关规划着重统筹各类关键性自然和空间资源在四川各市(州)之间的协同布局,促进各片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

  • 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建成

    近日,武汉—黄石—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覆盖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的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全面建成,四省电网最大受电能力分别提升500万、600万、370万和500万千瓦。

  • 完善充电网络 助力绿色出行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充电需求随之增长。如何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建得快、发展好,方便车主用车?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全方位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 厚植“绿”的底色 推动高质量发展

    夜幕降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大街小巷,人群熙熙攘攘,不时有游客停下来品尝美食、打卡拍照。

  • 灌区提升改造

    11月2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郭仁村,新建新平灌区项目在施工作业。

  • 甘肃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

    甘肃推动传统产业改旧育新、新兴产业培优塑新、未来产业超前谋新,不断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今年前三季度,甘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1%。

  • 一家电子企业的双城发展

    与广东交界的广西玉林市,有一个县级市叫北流。走在北流的街道上,擦肩而过的路人可能就是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家。随着大湾区的蓬勃发展,外溢的资源和机会被这座小城紧紧抓住。

  • 河北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河北发挥环京津的区位优势,数据产业快速聚集。截至去年底,河北运行服务器超390万台。在张家口、廊坊等地,河北积极建设新型、绿色的算力基础设施,夯实数字经济底座。

  • 体验雪山下的户外生活

    2024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近日在云南举行。近年来,丽江持续打造户外运动品牌,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阔步向前,以“体育+”和“+体育”助力云南经济转型升级,不断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