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地方 > 列表
  • 全链条减损 “粮袋子”扎牢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昌图下大气力强化全链条节粮减损,努力堵住粮食生产各环节的损耗漏洞,把“粮袋子”扎得更牢。

  • 云南发放稳岗返还资金超5亿元

    云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提早部署、精准发放、快速落实,在6至8月集中审核发放稳岗返还资金。截至目前,全省已发放稳岗返还资金5.22亿元,惠及企业和经营主体7.6万户。

  • 小龙虾在高原安家

    在第五批援青干部的牵线搭桥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与相关省份科研院所合作,引入专家帮助解决小龙虾在3000米高原的生存、繁育难题,培育出适应高原生态的“二代”寒地小龙虾。

  • 河北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管理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日前发布十九条措施,从突出就业导向、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基础建设、严格资金监管等方面,增强培训对象的精准性、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培训方式的有效性和培训效果的实效性,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特色产业兴县富民

    地处北纬35度左右、气候温润,陇县非常适合奶山羊生长。近年来,从养殖场建设、羊场改造,到良种繁育、机械购置,陇县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奶山羊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奶山羊存栏57.2万只,全产业链产值达78亿元。

  • 农民卖粮“最后一公里”更通畅

    秋收时节,粮食购销经纪人陈哲军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农民卖粮积极性高,一天能接十几个卖粮电话”。陈哲军是湖北省枣阳市王城镇罗庙村人,从事粮食购销已有14年。

  • 家门口就业 多渠道增收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通过各种方式推动重点人群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和平区新华街道砂阳北社区居民王春香就是一名受益者。

  • 智慧农机,种地省力更省心

    “你瞅,穗尖上的玉米粒个个饱满,长势好、不秃尖,今年玉米保准丰收!”吉林省公主岭市朝阳坡镇,种粮“老把式”詹喜军望着大片的玉米田,眉开眼笑。

  • 五矿期货“投教直通车”驶入河南桐柏 点亮乡村儿童财商之光

    9月26日,五矿期货携手深证投服中心,将“投教直通车”开进河南省桐柏县吴城镇,在“金融教育宣传月”期间为当地少年儿童带来财商教育课程。此次活动旨在普及金融知识,树立风险意识,启迪乡村儿童的理财智慧。

  • 苏州形成千亿级科创基金集群

    在2024苏州国际科创大会现场,由苏创投集团牵头,总规模近千亿元的73只科创基金集中发布。

  • 首届“苏州青年科学家”名单发布

    今年,江苏苏州建立了“苏州青年科学家”发布制度,并在2024苏州国际科创大会发布首届“苏州青年科学家”名单。

  • 苏州发布关键技术全球“揭榜挂帅”需求榜单

    26日,2024苏州国际科创大会开幕。会上发布了《苏州市产业关键技术全球“揭榜挂帅”需求榜单》。榜单包含41项重大技术需求,涉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大健康、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

  • 深化产创融合 夯实创新根基

    近年来,常熟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作为重要着力点,持续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始终位居全国县域前列。

  • 激发产业活力 打造科创高地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苏州考察时指出,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如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成为苏州的必答题。

  • 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大兴机场推进会举行

    25日,在大兴机场迎来投运5周年之际,京津冀三省市区域交通一体化统筹协调小组和首都机场集团联合举办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大兴机场推进会暨“925首都大兴航旅嘉年华”活动。

  • 江苏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今年以来,江苏电力消费延续增长态势,前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478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在今夏的高温天气下,江苏最大用电负荷快速攀升,最高达到1.47亿千瓦,同比增长11.3%。

  • 优粮优储,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兴化市2023年粮食总产量逾25亿斤。实现优粮优储,是兴化市近年来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 兰州新区加快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在甘肃兰州新区的一处高标准农田里,大型农机不断采收,农业高质量发展步履稳健。

  • 新疆开行首趟中老铁路国际冷链货运班列

    据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9月24日,一列冷链班列从新疆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出发,运往泰国曼谷,这是新疆开行的首趟中老铁路国际冷链货运班列。

  • 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湖北第一大产业

    记者从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获悉:以光电子信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湖北第一大产业,“光芯屏端网”全年产业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

  • 安徽制造再进阶

    安徽制造不断进阶。2018—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去年规上工业营收5.1万亿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 立体巡查,让每块耕地都有人管护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邓州市耕地面积达247万亩,多年来粮食产量稳定在30亿斤左右。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责任、全面覆盖、职责到人”的原则,全市设置市、乡(镇)、村三级“田长”663人、网格员623人,让每块耕地都有人管护。

  • 人才下沉 科技下乡

    水稻已进入成熟期,余成平还是放心不下。他是安徽省寿县双桥镇农业农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也是科技特派员,每周至少有一半时间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

  • 新动能蓄势聚力,支撑经济转型升级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5094.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2%,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7.99%,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66个百分点。广东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保持较高水平,支撑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 河北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日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等10部门联合发文,提出到2027年,将累计建成县乡村三级客货邮站点6000个以上、开通农村客货邮合作线路600条以上,具备条件的县基本实现县乡两级站点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