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地方 > 列表
  • 架桥钻隧,渝湘车程将缩短1小时

    “出发!”踢踢轮胎,拍拍车门,一大早,完成出车前例行检查后,43岁的货车司机罗永江脚踩油门,开着“老伙计”——51吨货车从重庆武隆区白马镇出发,驶上渝湘高速公路,一路向西,朝着重庆主城区进发。

  • 辽宁财政补贴支持三大作物上“两险”

    6日,记者从辽宁省财政厅获悉,今年以来,辽宁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保费补贴资金18亿元,支持投保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超4300万亩,提供风险保障达379亿元,财政资金放大21倍,有效发挥出农业保险精准支农作用。

  • 福建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

    近日福建省商务厅、财政厅研究制定了《福建省促进“丝路投资”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2024—2026年)》。政策支持对象为福建省内开展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业务,且依法依规履行备案(核准)手续的企业。

  • 北京推进外资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

    来自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的消息,北京持续推进外资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目前将外国投资者资格认证、跨境流转的时间从2至3个月不等缩短至最快1天办结。

  • 山东安丘供销联社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山东省安丘市积极参与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试点,以农村社区为依托,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牵手供销社,整合信用社的“党建统领、四社共建”模式,带动安丘经济开发区等片区的254个村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合作,实现托管土地11.4万亩、集体增收800余万元。

  • 推动便民利企 促进协同发展

    记者从江西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近日,江西、湖北、湖南三省签订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合作协议,三省居民在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时,可就近办理,不用跨省跑动。

  • 已建成5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记者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持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围绕优化居民“吃穿住行”,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 数智转型促振兴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子湖镇高禹村推动农业数智化转型,带动农民增收,当地供电部门持续完善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动力。

  • 天津扩展境外职业资格认可范围

    日前,天津市人社局会同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等七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在全市现行境外职业资格认可工作的基础上,发布《天津市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2.0版),进一步拓展境外职业资格认可范围,以提高对境外人才的吸引力,助力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

  • 重庆绿色贷款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获悉,今年以来,重庆深入推进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绿色贷款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加紧施工

    新市金沙江特大桥起点岸为四川屏山新市镇,止点岸为云南绥江南岸镇,大桥总长1867米,主跨680米,主塔总高度297.51米,为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计划2025年3月底实现全桥合龙。

  • 开通个人碳账户 享绿色低碳生活

    如今,在武汉,像郭女士这样开通个人碳账户、享受低碳生活带来实惠的市民,已经有近3万人。去年4月,武汉市政府印发“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打造个人低碳生活平台,创建个人碳账户,研究对接商业代金券、便民服务、文创产品等激励措施。

  • 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首次投入生态调度

    记者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获悉:8月5日8时起,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按300立方米每秒下泄,这标志着工程首次投入生态调度综合运用,正式发挥生态调度作用。

  • 辽宁出台黑土地保护条例

    记者从辽宁省人大获悉:辽宁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辽宁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并将于2024年9月1日起施行。

  • 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智创百企”引才工程是昌邑市为破解传统产业占比高、高端人才引育难等问题实施的一项创新举措。组织部门牵头,整合镇街、市直、国有企业等部门单位力量,积极链接高校院所智力资源,通过引导落地创新项目、搭建创新平台、创办创业企业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 内蒙古自治区5G基站达7.67万个

    日前,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通信管理局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内蒙古全区5G基站已达7.67万个,行政村5G覆盖率达到96.94%,工业园区5G覆盖率达到100%。

  • 大连着力发展海洋经济

    拥有绵延2211公里海岸线、近3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的辽宁大连市,不断推动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海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将海洋经济打造成为振兴发展的“蓝色引擎”。

  • 助力暑期游市场跑出“加速度”

    截至7月30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暑运发送旅客已超4000万。在做好“一日一图”动态调整运力的基础上,成都局集团公司加大与当地文旅部门合作,推出多款“铁路+文旅”客运产品,方便旅客出游,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 浙江今年将改造农房10万栋以上

    记者从日前在杭州召开的浙江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和美乡村三大行动现场会获悉,浙江今年将完成各类农村房屋改造10万栋以上,同时,完成电力通信等管线序化和村道提升的行政村分别达1000个以上和2000个以上。

  • 广西超1.4万电力用户可查询“数字碳账单”

    7月31日,广西“碳电寻源”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上线后,广西超1.4万电力用户通过手机登录广西电力市场交易平台,一键直达“碳电寻源”功能专区,就能查询“数字碳账单”。

  • 一叶兴一业 茶香富山乡

    高山云雾出好茶。作为贵州重点产茶区,近年来,黔南州因地制宜,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 “过去创业就是创新,如今创新才能创业”

    在浙江温州市,“过去创业就是创新,如今创新才能创业”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科技创新为新时代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海南三亚:和美渔村产业兴

    藤海村原本是三亚市海棠区一个紧靠蜈支洲岛旅游区的普通渔村,近年来,在市区两级美丽乡村的规划扶持下,形成了以渔村民宿和冲浪基地两大产业为主的特色旅游名村,实现了由传统渔村到以发展旅游产业为主的和美渔村的蜕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

  • 江西南昌:夜游滕王阁 激活夜经济

    近年来,南昌市全力打造大滕王阁旅游区,推出了“夜游滕王阁+《寻梦滕王阁》演艺+‘一江两岸’灯光秀+赣江游轮”等黄金组合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夜游滕王阁已成为南昌的城市旅游亮点。肖本祥摄(人民图片网)

  • 广西“桂惠贷”投放突破万亿元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金融办获悉,截至7月底,广西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桂惠贷”突破1万亿元,惠及经营主体42.36万户(次),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14%,累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