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会展 > 列表
  • 借助进博会“淘”全球好物 电商按下品牌入驻服务“快捷键”

    11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圆满闭幕。来自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汇聚上海,通过举办124场新品发布活动、展示176项前沿科技产品、达成合作意向近600项。几天来,采购商的“购物车”收获满满。

  • 第七届进博会闭幕 意向成交额超800亿美元

    为期6天的第七届进博会于11月10日正式闭幕。证券时报记者从当天召开的闭幕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本届进博会成交活跃,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800.1亿美元,较上届增长2.0%。

  • 进博会上央企“下单”不停

    “四叶草”里,一边是参展商忙着秀新品、谈合作,一边是采购商忙着“下单”全球好物。

  • 在中国馆,感受科技发展成就

    在第七届进博会国家展中国馆门口,从事消费服务行业的采购商陈珉瑛拍了好几张照片,“和进博会一样,中国馆也是越办越好了!”

  • 释放银发经济发展新动能(走进进博会)

    本届进博会在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特别设立健康养老专区。

  • 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带来新体验

    绿色营养食品、舒适新潮服饰、智能网联汽车……在本届进博会上,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给参观者带来新体验。

  • “‘四叶草’是片幸运草,明年我还要来”

    “‘四叶草’是片幸运草,明年我还要来。”第七届进博会落下帷幕,一名新西兰展商说。

  • 携手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进博会观察)

    11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闭幕。本届进博会成交活跃,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800.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0%。

  • 七赴进博之约 共绘和美画卷

    走进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全新升级的五粮液文化体验中心,一幅青绿山水画映入眼帘,吸引参观者驻足欣赏。通过巧妙的艺术手法,将东大门、酒圣山、利川永古酒坊等代表五粮液厂区文化底蕴、体现上海地标建筑现代风姿的设计元素相互融合,展现出五粮液正积极拥抱进博会这一平台,坚定品牌文化自信,以开放共享的精神谋合作共赢。

  • 新品发布 亮点纷呈

    本届进博会,新质生产力是高频词。工业机器人、低空经济、新材料……在进博会各个展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批批科技前沿领域的展品不断发布,亮点纷呈。

  • 放大进博效应 促进交流合作

    一杯咖啡,折射开放共享。本届进博会期间,上海首次策划举办进博会上海会议系列活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主题,举办1场主题推介和2场虹桥论坛分论坛,以及89场主题会议、闭门会、圆桌会、成果发布会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参会嘉宾的互动交流,助力进博会和虹桥论坛越办越好。

  • 中国大市场 世界新机遇(进博会观察)

    行走进博会,徜徉各展馆,参展商采购商洽谈热情高涨,成交金额屡屡刷新纪录,折射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独特魅力,见证了中国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展自己、造福世界的生动实践。

  • 聚海内外好物 享高品质生活

    记者走访进博会现场,记录全球好物进入千家万户,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动故事。

  • 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惠民实用建筑技术不断涌现

    “和谐城市,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核心理念,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智造幸福城市。体现的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中国建筑首席大师(城乡规划)、中建设计研究院首席总规划师宋晓龙在中国建筑科技展举办期间表示。

  • 进博会“牵线搭桥” 科技企业加速落地生根

    自2021年设立以来,创新孵化专区已成为一个集项目展示、资本对接、市场拓展于一体的国际化创新平台,有超过500个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类企业项目搭上进博会的高速列车,加速了他们在中国的发展。

  • 加强技术创新 赋能未来出行

    在第七届进博会汽车展区,宝马集团带来最新产品和创新技术,诠释对未来出行的愿景。连续7届参展,宝马集团今年带来6款产品,全面覆盖燃油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型。

  • 优化综合金融服务 强化海内外联动

    面包、红酒、奶酪,吸引了众多展商前来品尝。在进博会上,中国银行联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共同打造法国农食企业集中展示区,并举办专场对接会,助力中法企业合作共赢。连续7年参加进博会,中国银行持续强化海内外联动,以进博会为桥梁,为参展商、采购商提供新动能。

  • 紧抓合作机遇 释放发展潜力

    今年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年参加进博会。7年来,中国能建在进博会上的签约额逐年递增,累计签约额近90亿美元。

  • 共享中国机遇 共促开放创新

    进博会是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以进博会为平台,参展外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将中国作为重要的投资地、创业地,与中方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培育壮大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 “抢鲜”预订!80家企业及机构签约第八届进博会

    11月6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商联盟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会上,第八届进博会参展商签约仪式顺利举行,80家企业及机构“抢鲜”预订第八届进博会,签约展览面积近5万平方米。

  • 机器人落地应用遍地开花 | 聚焦进博会

    今年进博会,各种“高精尖”的前沿技术和产品云集,机器人再次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

  • 进博会消费品展区人气爆棚 “溢出效应”收获一致肯定

    进博会上的热门场馆有很多。除了充满“硬科技”产品的技术装备馆,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消费品展区在历届进博会上都是“人气王”。11月6日,证券时报记者在第七届进博会现场看到,食品及农产品、消费品两大展区人流如织,部分热门展馆排起了长队。

  • “我们期待收获更多‘中国机遇’”(进博会故事)

    “自参加首届进博会以来,我们这里出产的葡萄酒对中国市场的出口量不断增加,葡萄园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塞尔维亚弗鲁什卡山葡萄酒庄特别项目协调员米里雅娜·多里奇告诉本报记者,今年,她和同事们再赴进博会,“我们期待向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 “期待在中国大市场赢得商机”(走进进博会)

    企业展36万多平方米的超大展区规模,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第七届进博会不仅是大企业展示最新成果的舞台,也吸引了不少外国中小展商前来寻找“中国机遇”。

  • 唱响“合奏曲” 开放“惠全球”

    进博会作为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创举,已成为中国推动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本届进博会上,各方通过更紧密的市场和资源对接,以更有利于创新合作的方式,开辟发展新空间。记者走访进博会现场,感受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澎湃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