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思想 > 列表
  • 以系统思维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高水平经营主体的塑造、高效率市场机制的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建设。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系统集成,从经营主体、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等方面协同发力、整体推进。

  • 宏观经济治理有力推动经济质效向好

    今年以来,我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内需求、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持续向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

  • 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

    今年以来,尽管面临困难和挑战,但我国仍然保持战略定力,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推动传统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

  • 稳的基础更坚实 进的动能在增强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着力夯实稳的基础、增强进的动能,才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回升向好

    9月下旬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 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 深刻理解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和外延、方法和路径,作出全面阐释、系统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 持续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对未来工业发展具有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 全面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活力和底气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沉着应对,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中国贸促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公共产品属性,强化联通政企、融通内外、畅通供需功能,精心筹办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 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 多措并举发展耐心资本

    耐心资本专注于中长期投资,大力发展耐心资本对于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创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奋勇争先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奋勇争先。

  • 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推动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 用好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需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准确理解并用好用足各项宏观政策,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 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 深刻认识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我们要准确理解这一重大论断的深刻内涵,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做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篇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 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产力

    发展绿色生产力,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特质、产业基础等因素因地制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 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抓紧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精髓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质生产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精髓要义,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落到实处。

  • 扎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多场推动区域发展战略落实的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有五个方面认识和体会。

  •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