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全国税务系统开展了“喜迎党的二十大 兴税强国铸忠诚”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
报告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犹在,乌克兰危机大幅推高能源和食品价格,加剧通货膨胀压力,目前许多经济体的指标预示着长期增长低迷。
欧盟近日发布“欧盟2021 2022年度中小企业报告”。报告显示,当前欧盟各国中小企业面临通胀高企等诸多困难,还要应对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等挑战。
9月26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部门协调会议,研究部署四季度生猪稳产保供工作。
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启动全国碳市场……“双碳”目标提出两年来,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
今年5月,宁波首款量产的纯电豪华轿跑车——极氪001交付4330台,环比翻倍,单月交付量创下历史新高。
经济前景是好是坏,物流业是重要的风向标之一。在美联储加息、各界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观点不一之际,美国物流业传来一系列预警信号。
国庆假期临近,在促消费政策的鼓励下,民众的消费热情不减,各地也积极打造丰富多彩的消费新场景,促进消费加快复苏。
近日,商务部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情况。据统计,前8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27 4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6 4%(下同),折合1384 1亿美元,增长20 2%。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 8%,好于市场预期。其中,制造业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主引擎之一,累计增速掉头向上。
我国已连续5年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货物贸易的规模不断跃升。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壮大,新兴市场逐渐扩展,新的动能不断聚集,助力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近日在合肥举办的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一批代表“智”“高”“新”的新产品新技术纷纷亮相。
山东省青岛市在落实全国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从企业培育、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出台政策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全球约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生产,全国每3台冰箱、4台洗衣机、5台空调都约有1台是“安徽制造”,近年来,安徽制造业表现亮眼。
当前,作为科技创新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重要载体的智能网联汽车,正在重塑汽车产业形态、交通出行模式和能源消费结构。智能网联汽车也成为各地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的重要路径。
8月份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延续了恢复发展态势,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多数指标好于上月。
期货作为金融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力量。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环境持续优化,规模体量和影响力快速上升。
9月19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主题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务实推动构建富有韧性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进一步支持实体发展、主动让利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多管齐下。助企纾困,多家银行持续推动企业贷款利率下行,并减免支付结算等服务手续费。
论坛以“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务实推动构建富有韧性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为主题,与会多国政要、驻华使节、国际组织有关负责人、跨国企业代表等广泛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商机在融通中涌现,活力在交流中迸发。中国-东盟博览会19日刚在广西南宁收展,中国-亚欧博览会当天在新疆乌鲁木齐接踵登台。
10年来,我国民航业在旅客出行智能化、便捷化程度上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民航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有分析指出,由于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放缓,欧佩克+(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开始减产等因素,供应紧张局面有可能令油价得到进一步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