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13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至4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184列、发送货物67.5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10%、11%。
近日,“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发布《中国企业海外传播力分析报告(2023)》称,中国消费电子品牌出海历史悠久、优势明显。目前,中国消费电子企业已实现了从渠道到商标再到品牌的出海,为企业国际传播力的打造奠定了良好基础。
看中国经济一季报,在居民收入、市场消费均呈稳定增长的态势中,有“两个快于”引人注目:一个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96元,同比实际增长7.7%,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4个百分点;一个是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047亿元,增长5.2%,快于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速0.6个百分点。
“要真正解决充电焦虑、里程焦虑,需要将车企、运营商,甚至全产业链內企业都联合起来,共研、共建、共享,助力‘让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这一目标的实现,这也正是我们成立超充联盟的意义。”4月24日,在“2024华为智能电动&智能充电网络战略与新品发布会”上,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何波作出如上表示。
如何构建新质生产力的评价体系?
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哪些机遇?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具有哪些特征?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0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增速比2023年全年快0.3个百分点。
从文旅到餐饮,从出行到演出,从健康到养老,服务消费供需两旺,印证着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澎湃活力,也为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
记者近日从商务部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8167.4亿元,同比增长14.7%。
“一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在中国经济一季报里,掂量一下第一产业这个3.8%,既厚重感十足,又含金量满满。
4月28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创新驱动助力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期间,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围绕“绿色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等相关话题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
高技术制造业“7.5%”增速是一个有质量有力度的增长,令人惊喜。
4月16日,中国经济“一季报”出炉。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中国经济起步平稳、稳中有进。
实地走访中国新能源产业企业,看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就知道——中国绿色产业在国际市场取得的竞争优势,完全靠的是“真诚+实干”。
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人民网山西频道就“如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专访了山西省委金融工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张炯玮。
什么是“数字鸿沟”?
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是一回事吗?
数据安全保护需要什么样的信任基础?
为什么我国率先把数据上升为生产要素?
法律上如何定义数据?
最新公布的中国经济首季报显示,一季度,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中有升,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但同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挑战。如何看待首季经济形势?未来增长前景如何?
近期,一些美方人士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论调,宣称“中国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绿色产能过剩,中方为消化过剩产能,大量出口导致市场扭曲,损害他国经济。”事实究竟怎样?我们不妨先走进中国广交会,看看这个观察国际贸易的风向标。
将“出口商品多了”与“产能过剩”两者划上等号,已然是“驴唇不对马嘴”,再仔细分析,更是违背事实、凭空捏造。
今年以来,我国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国家能源局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9亿千瓦,同比增长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