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达成“不可能三角”:“全球最速四门量产车”的电池密码

    “达成了不可能三角”,这是业内人士对宁德时代麒麟二代电池的评价。

  • 无人机成为新农具

    无人机在空中盘旋,按着规定线路将一粒粒水稻种子均匀撒进田间。江西省丰城市淘沙镇榆塘村村民杨新德手持遥控器,正聚精会神地操控着无人机。

  • 前两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665亿元

    记者27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1至2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实现良好开局,货运量、港口吞吐量、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等主要指标均保持增长。

  • 义乌商户解锁营销新技能

    “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立起手机支架,打开手机小程序,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的商户傅江燕,拿起店铺货架上的袜子,面对手机镜头,开始“数数”。

  • 自动喷灌  茶园“解渴”

    3月26日,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的川茶基地内,自动化喷灌节水系统正在作业,为茶树生长“解渴”,也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 体育娱乐用品销售为何淡季不淡

    从体育运动到户外休闲,近期文体用品行业的市场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增速环比提升8.3个百分点,明显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的增速。

  • 去年我国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超1.22万亿元

    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同比增长1.6%,网民使用率达98.4%,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 机器人产业出现“画皮变革” 电子皮肤成千亿新蓝海

    3月18日,在被称为“AI界超级碗”的2025年GPU技术大会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人形机器人将在5年内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而电子皮肤解决了机器人生产力和安全性等问题,正成为人形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业的关键。

  • 青年与新型消费“双向奔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作为新的消费群体,青年人在新型消费上呈现何种特点?如何进一步推动青年消费向“新”而动?记者在多地进行了采访。

  • 铁海联运“一单制”扩围实施

    日前,国铁集团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与中谷物流、信风海运、安通物流、泛亚航运等4家航运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面向客户联手开展集装箱多式联运“一单制”运输服务。

  • 工业节水工艺、技术、装备征集工作启动

    近日,为加快先进节水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推广,提升工业用水效率,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印发通知,启动2025年国家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征集工作。

  • 物流装备加速更新迭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使用频次走高、处理能力增强、业务规模领先,快递业持续高效运行,离不开物流装备的坚实支撑。近年来,物流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哪些新变化?又将如何助力中国快递再上新台阶?记者进行了采访。

  • 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与粮食产能协同提升

    报告显示,通过持续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和科技创新,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与粮食产能实现协同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筑牢“压舱石”。

  • 造桥有“神器” 穿云又越海

    今年以来,多项重大桥梁工程施工加快,这背后,少不了一个个造桥“神器”大显神通。打桩、筑塔、吊装……在桥梁施工装备的加持下,工程建设者化天堑为通途。

  • 上海硬科技企业打造出海“样板” 为全球市场注入未来产业新动能

    面对国际竞争,上海企业凭借科技“硬实力”和创新出海模式“软实力”,为全球市场注入了未来产业新动能。

  • 我国装备制造业增速超10%

    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今年前两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

  • 三问具身智能

    什么是具身智能?它有哪些特点?这一产业未来将如何发展?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 我国森林食物产量超二亿吨

    3月21日是第十三个“国际森林日”,主题是“森林与食物:森林对于维持粮食生产至关重要”。2024年,我国森林食物产量超2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

  • 千亿元级制造业产业集群如何养成

    近年来,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积极推进石化新材料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协同、企业协作,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竞争力不断提升。

  • 这里的音视频产业有点潮

    湖南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上有哪些新探索?近日,记者走进智慧演播厅、音视频实验室等,看科技如何赋能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业需求又如何催生先进技术。

  • 首批35个品种认证种子进入市场

    我国首批认证种子上市启动仪式22日在海南三亚举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有关认证机构向首批27家种子企业颁发种子认证证书,35个品种的认证种子进入市场。

  • 我国种苗花卉企业年产值超5200亿元

    作为世界花卉三大主产区之一,以及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集散中心,云南的鲜切花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2024年,云南省鲜切花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206亿枝,出口额同比增长23.8%。

  • 高原之花,美丽产业在丽江生长

    2024年,云南鲜切花产量达206亿枝,从事花卉种植、分拣包装、物流运输、鲜花电商等行业的直接从业人员达38万人,间接就业人员超过100万人。“浪漫经济”正生长为综合产值达千亿元级的“美丽产业”。

  • 智慧农业效能增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湖智慧农业园数字化工厂依托智能化农业管理系统、5G网络及新型农机农资,实现全流程精准管控,积极打造智慧农业产业高地。通过无土栽培、智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番茄产量达传统种植的5至10倍,节水节肥超50%。

  • 让消费这驾“马车”跑得更稳更快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引发网友关注。不少网友表示,“《方案》能够惠民生、促消费,激发消费活力”“期待《方案》的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