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品牌 > 列表
  • 锻造实体经济“钢筋铁骨”

    从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根重型钢轨,到成长为船舶、汽车、桥梁、核电、铁路、家电、能源等领域用钢的重要生产基地,今天的鞍钢集团,粗钢产量稳居国内第二、全球第三,11次登上世界500强榜单。

  • 大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前不久,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202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发布了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等榜单。从榜单来看,当前我国大企业在创新方面呈现出研发投入快速增长、专利质量继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等特点。

  • 优化金融服务 助力高质量发展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金融企业如何创新作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作出探索并取得成效。

  • 传承创新,让“好方”变“好药”

    近年来,仁和集团致力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科研、生产、流通等环节多点发力、链式布局,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大企业内生发展动力不断蓄积

    9月10至1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天津召开202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并以2023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发布了2024中国企业500强相关榜单及其分析报告。

  • 上榜企业去年共投入研发费用超1.8万亿元

    10日至11日,202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天津举行。会上“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上榜企业2023年共投入研发费用超1.8万亿元,同口径增长14.89%。

  • 一双“工业眼” 护航“中国造”

    广电计量是国内晶圆制造工艺及材料分析的领先者,具备先进制程晶圆制造工艺及材料的分析能力,实现了对先进制程芯片原子级分辨率的形貌表征和成分分析,其集成电路应用验证平台已在新能源汽车、北斗导航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累计服务上百家芯片设计、制造和应用企业,助力“中国芯”全面崛起。

  • 锚定新兴产业主航道 以科技自立促产业自强

    无论是一辆新能源汽车、一块动力电池、一个电池结构件、一粒金属粉末、一串数据,还是一束激光、一片玻璃、一张拓扑图、一台压铸机、一双“科技眸”,一件件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产品,背后是科技自立的企业群像、产业自强的行业图谱。它们如同朵朵跃动的浪花,在科技浪潮中迸发着强劲的活力,彰显着澎湃的发展新动能。

  • 一粒金属粉末,如何成为新能源汽车“王牌基因”

    能造汽车,更能造“心脏”和“基因”,产业链“环环皆强”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飞跃式发展的密码。一粒粒细微的金属粉末,如何绘就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因图谱”?近日,证券时报记者来到了中伟股份位于湖南宁乡的产业基地寻找答案。

  • 一双“科技眸”,如何让黑夜如白昼

    这双洞悉黑暗的“科技眸”背后,是大华股份对于技术和产品的领先追求。记者了解到,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加持下,大华股份正全面激活以视频为核心的数据要素价值,持续赋能城市治理和企业的数智转型。

  • 一束光闪亮中国智造

    追光逐“新”、驭光而行,华工科技从发展初期的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先后创下了60多项“中国第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加速推动关键核心部件、装备的国产化,推动了中国激光产业链的“黄金十年”。

  • 一片玻璃,如何不断扩大全球“朋友圈”

    无论是在手机狂飙突进的年代,还是智能终端蓬勃发展的时期,抑或是智能汽车与智能穿戴方兴未艾的现在,蓝思科技始终以玻璃为原点,坚持创新深耕技术;同时以玻璃为支点,不断开拓新领域、新市场,踏着时代浪潮不断前行。

  • 一辆爆款汽车背后的“技术密码”

    比亚迪测试了超过240种燃烧室设计方案,尝试了100多种活塞冷却方案,消耗了超240吨汽油……成百上千次的探索,才换来技术的突破。这一串串数字,正是比亚迪汽车销量一骑绝尘背后的“技术密码”。

  • 汇川技术摘取工业自动化“皇冠明珠”

    在汇川工控博物馆,一张汇集了几十种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拓扑图格外引人注目,汇川技术将工业控制自下而上分解为执行 传感层、驱动层、控制层、边缘层、信息层5个层次。若要将这5个层次有机统筹起来,则需要建立起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一体的解决方案平台。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不超过5家企业具备这样的能力,汇川技术正是其中一家。

  • 科达利:电池结构件背后的“新”学问

    作为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研发及制造的深市上市公司,科达利深耕行业二十余载。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科达利将小小的一块电池结构件做出了“新”学问,不仅成为营收超百亿、业务遍欧美的行业巨人,也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 以一把数据之钥 启智慧工厂之门

    作为行业数字化代表企业,协创数据充分挖掘和释放数据这一基础要素的价值,以数据作为解锁智慧工厂的“金钥匙”,带动生产制造过程提质、降本、增效。

  • 从一台压铸机看中国装备制造的“进化论”

    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伊之密近年来专注于研发中大型、超大型压铸机,其中LEAP系列超大型压铸机已成功交付长安、一汽等整车厂商,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的发展。

  • 一块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向“新”力

    稳坐动力电池市场全球第一多年的宁德时代,在新能源产业赛道上持续领跑,不断进入创新的“无人区”,唱响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强音。证券时报记者近日走进宁德,探寻宁德时代成为新能源电池产业引领者的密码。

  • 国铁集团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794亿元 净利润盈利17亿元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消息,8月31日,国铁集团披露了2024年上半年财务决算。

  • 加快建设一流装备制造企业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建设一流装备制造企业,历经70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发电设备、船舶动力装置研究制造基地和成套设备出口基地,产品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 科技创新赋能发展新赛道

    从传统零部件到智能座舱控制器,再到一体化压铸……日前成立零部件事业部的东风汽车,持续聚焦智能化、电动化,零部件业务向高技术、高价值转型的规划愈加清晰。

  • 数智化改造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格兰仕工业4.0制造基地,生产一台微波炉仅需要6.7秒。基地内,15条数智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每条生产线上,17个机器人挥舞着黄色机械臂,有条不紊地完成工序。

  • 助力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

    累计修筑1万余座跨江越海桥梁,2万多公里穿山越洋隧道;参与修建超2.47万公里高速铁路、2.3万公里高速公路、6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253次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中铁着力打造“中国建造”金名片,助力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

  • 机械装备企业向“高处”发力

    近日,走进位于湖南长沙的中联智慧产业城高空机械园,33条生产线的620台套全自动化设备正全力生产。数百米的产线末端,每20分钟就有一台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产品下线,每7.5分钟就有一台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下线。深耕机械装备领域的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如何持续向“高处”发力?

  • 聚力创新智造 提升发展优势

    空调制造基地,8秒钟下线1块电控板;信息技术平台,海量信息在研发、生产、销售环节自动顺畅流转;电能设备打破国外市场垄断……近年来,奥克斯集团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聚力创新智造、提升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