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能源 > 列表
  • 全球超高海拔地区最大风电项目并网

    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14日,由中核汇能西藏公司投资建设的中核萨迦3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全容量并网成功,其中风电场区最高海拔为5194米,是目前全球超高海拔地区单体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

  • 《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在巴库气候大会上发布

    当地时间13日,《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与国际公众见面。

  • 中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目并网

    13日,中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发电单元并网。

  • 采煤区“长”出光伏地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境内,坐落着一片占地约10.5万亩的光伏电站——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蒙西蓝海光伏电站。这座电站是国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也是全国单体容量最大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

  • 为全球能源转型作出突出贡献

    在日前举办的2024国际水电发展大会上,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成绩瞩目,为全球能源转型作出了突出贡献。

  • 首个防波堤风电项目风机吊装成功

    日前,全国首个防波堤风电项目——华能天津港东疆北防波堤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完成,这也是国内首个采用立体分层设权方式、获得用海批复的防波堤风电项目,将在防波堤坝上建设7台风机,总容量为50兆瓦。

  • 中国首部能源法来了

    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 我国首个高风速海域海上光伏项目并网

    近日,我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首批发电单元并网。

  • 柴油“网购”时代来临?

    日前,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启动华东地区柴油挂牌交易,包括自定义交货期及交货地挂牌(现货挂牌)和固定交货期及交货地挂牌(预售挂牌),为产业客户提供更灵活的购销选择,以便开拓柴油销售新渠道。

  • 双向奔赴开放合作 共建绿色可持续未来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最新展品琳琅满目,彰显着全球贸易开放合作的活力和韧性。

  • 储能行业“低价风暴”何时休?

    不同于风电、光伏产业的多年沉淀,新型储能产业近年才开启高速增长态势,技术还在快速迭代,是否也应明确成本底线,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 全国最大光伏废水零排项目投运

    日前,内蒙古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及水资源再生利用项目投运。该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光伏废水零排项目,也刷新了国内光伏废水处理领域的投资规模、回用标准、分盐量等三项纪录。

  • 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两成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前三季度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数据显示,能源供给保障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新动能新活力持续增强。

  • 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较去年底增长约86%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10月3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万千瓦 1.2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约86%。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51万亿千瓦时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与发电量进一步提升。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5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5.5%。

  • 张北到胜利特高压扩建工程正式投运

    10月31日,张北到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扩建工程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运行。

  • 逸安启首批超充站正式投入运营

    日前,由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50:50股比成立的合资公司——北京逸安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高端超充品牌逸安启,同时宣布首批逸安启超充站开启运营。

  • 国内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全面投产

    10月30日,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二期工程在天津滨海新区正式投产,标志着国内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工厂”全面建成。

  • 可再生能源重塑“西电东送”“东产西移”内涵

    业内专家认为,“双碳”目标的提出,使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均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这就需要重新认识西北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充分发挥西北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快其产业发展与新能源就地消纳协同。

  • 碳配额分配制度稳中求进

    《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进行了多项调整,将对全国碳市场带来何种影响?

  • 2030年前后将迎光伏设备更新潮

    今年上半年,光伏设备领域新技术快速产业化,预计今年下半年将迎来大规模设备招标。受访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光伏设备更新换代主要体现在新技术快速应用和产业化,以及产业链结构调整。

  •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高效推进

    今年以来,自然资源部紧紧围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四五”实施方案,增加政策供给,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技支撑,优化项目部署,加强积极拓展区块来源,1—9月,全国共出让探矿权984个,其中战略性矿产探矿权570个,同比增长218.4%。

  • “新”力十足 能源低碳转型释放绿色发展动能

    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升级驶入“快车道”,从风力发电到光伏电板再到氢能供应,能源供给结构持续优化,数智化水平不断提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23日表示,我国建成了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为全球贡献了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

  • 中国海油成功完成全球最远液态氢海运

    10月22日,中国海油执行的全球最远液态氢海运示范项目运输船行驶超过一万海里,顺利抵达深圳盐田港,并以岸边直提、陆上运输的方式,将该批跨洋液氢运送至中山进行终端利用测试,标志着我国跨入了全球氢能长距离跨洋运输利用产业发展“先行先试”的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