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能源 > 列表
  • 宁德核电站5号机组主体工程开工

    28日,中国广核集团福建宁德核电站5号机组核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标志着该“华龙一号”机组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宁德核电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序幕全面拉开。

  • 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 彰显油气管网新担当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统筹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

  • 在现场:一度电,跨越三千余公里

    一度电,从新疆送到华东地区,要多久?答案,可以在五彩湾找到。

  • 电解铝行业2025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将达25%以上

    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了《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 去年全国长输天然气管道总里程12.4万公里

    23日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储气能力进一步提升。

  • 万吨级海洋油气平台完成海上安装

    近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总重约3万吨的海洋油气平台——西江30—2B平台,在珠江口盆地水深近百米的西江油田安装就位。

  • 绿电绿证交易规模显著提升

    “绿电”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今年上半年,企业参与绿电交易、购买绿证的热情高涨,海南、新疆、广西等地绿电绿证交易规模正持续稳步扩大。

  •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超7亿千瓦

    记者近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0.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1亿千瓦,首超7亿千瓦,同比增长51.6%;风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19.9%。

  • 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有待多路径破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消纳问题迫在眉睫,各方需统筹解决好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水平消纳,应结合消纳能力科学安排新能源开发布局、投产时序、消纳方向,护航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 抽水蓄能电站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获悉:今年上半年,南方区域抽水蓄能电站累计发电量近60亿千瓦时,机组启动次数突破2万次,双创历史新高,给电力系统负荷平衡提供了有力保障。

  • 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

    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 “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进入调试阶段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主体工程进入调试阶段,力争今年底投产发电。

  • 光伏大利好!“顶层设计”再迎调整

    7月15日,工信部正式截止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的公开征求意见。上述文件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管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

  • 我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约92万公里

    我国持续完善网架结构,建强电网“大动脉”。截至2023年底,我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约92万公里、较2013年增长约69.1%,西电东送规模达3亿千瓦、较上年增长约400万千瓦,有力促进了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 首批煤电低碳化项目明年要实现全部开工

    7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

  • 电力生产供应绿色转型提速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4》显示,当前,全国电力生产供应绿色转型提速。

  • 退役潮来临,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如何提高?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也在快速成长。此前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回收行业带来极大热度,资本随之大量涌入。潮水退去,面对动力电池退役潮来临而回收利用率不高的现状,《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回收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降本增效、保持核心竞争力。

  • 最大天然铀产能项目开建

    记者从国家原子能机构获悉: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开工建设。

  • 青藏高原大湖钻探深度突破四百米

    7月12日18时35分,在海拔超过4700米的纳木错中心湖区,多国联合科考队在湖底深度402.2米的地方获取了湖泊岩芯。这是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大湖钻探中成功突破400米深度,对我国湖泊钻探与古气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我国渤海首口超深井获高产油气流

    记者11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渤海首口超深井——渤中19—6凝析气田D1井获得高产油气流,日产油当量超1000立方米,相当于海上常规油气高产井产量的约10倍,标志着我国渤海超深层领域大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取得关键性进展。

  • 以高质效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南方电网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满足居民用能需要。”南方电网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 油气勘探开发呈现高位增储良好态势

    全国能源系统及油气企业坚决实施“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七年行动计划”,勘探新发现一批亿吨级、千亿方级大型油气田,呈现了高位增储的良好态势。

  • 在建最高海拔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完成

    7月10日,藏东南高原,随着汽车吊将重达110余吨的风机叶轮组件缓缓吊至110米高空与机舱精准对接,世界在建最高海拔风电项目——大唐西藏八宿100兆瓦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作业完成。

  • 感受“新三样”热卖全球的“烟火气”

    近期,记者实地探访了义乌新能源产品市场,包罗万象的店铺、琳琅满目的产品、肤色各异的顾客、热火朝天的买卖……身处其中,切身感受到了“新三样”热卖全球的“烟火气”。

  • 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上半年油气产量双增长

    记者从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获悉,今年1—6月,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产气35.785亿立方米,产油15575吨,同比分别增长3500万立方米、4125吨,实现超计划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