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评论 > 列表
  • 让民营经济释放澎湃动能

    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与“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息息相关,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心任务紧紧相连。要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 “食安封签”,让点外卖更安心

    舌尖上的安全向来备受关注,一次性的“食安封签”,让外卖食品安全真正“看得见”。我们也期待更多创新手段,筑牢外卖食品配送全过程安全防线。

  • 以“含新量”提升文旅“含金量”

    老街区发展,底蕴在于厚重历史,活力在于新颖形式。在“新”字上做文章,下足“绣花功夫”,不失为促进文旅融合的一个有效路径。

  • 扩大内需,打开增长新空间

    上半年,随着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国内消费较快恢复,投资持续增长,内需贡献稳步提升。

  • “小城特产”,成长有空间

    将传统产业做出特色,或体现区位优势、或聚焦资源禀赋,让小城专注“单项赛道”也可实现大作为。

  • 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继续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并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 更加重视稳就业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稳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这个民生头等大事抓好。

  • 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内需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随着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 文化新业态增长强劲,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上半年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的营收数据。数据显示,今年1-6月文化企业营收同比增长7 3%。其中,二季度实现同比增长10 7%,这是继2021年三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单季两位数增长。

  • 既要逆势而上,也要顺势而为

    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

  • 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 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实现既定目标

    胸怀梦想的远征,从来不惧风雨兼程;穿越惊涛骇浪的航船,更显中流击水之定力。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不仅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良好基础,也折射出开局之年的发展成色。

  • 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增强全产业链优势,打造更多中国制造新名片,将为建设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 自贸“试验田”如何再提升

    十年来,各地自贸试验区如同一个个改革开放窗口,打开了更多可能性。展望未来,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为抓手,落实一揽子举措,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拓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路径,一定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 问需于民,画好美好生活“幸福圈”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需要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因圈施策,摸清“有什么、缺什么”,科学编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方案,研究“补什么、如何补”,努力把居民“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账单”。

  • 以优化服务繁荣夜经济

    夜经济是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不久,西安市发布10个夜间消费聚集区、26个夜间消费地标、100个夜间消费网红打卡点,进一步点亮夜经济、释放新活力。

  •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产量14613万吨(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127 4万吨(25 5亿斤),下降0 9%,夏粮产量稳中略减,仍处于较高水平,实现了丰收。

  • 脚踏实地,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富有“含金量”的半年报,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的信心。

  • 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今年上半年,广大民营企业迎难而上、积极进取,进出口规模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2 7%,继续保持了外贸主力军地位,助力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 产研融合激发科创潜力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并开始量产,这一突破性创新将造福大量患者。

  • 让“大通道”释放“大活力”

    今年以来,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批交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刷新进度,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构建,为扩内需、稳增长、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 以标准建设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

    此前,我国发布了数十个区块链行业、团体标准,但标准落地效果不够理想,不同区块链系统之间也缺乏“共同语言”。制定国家标准,有助于实现不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信息安全可信交互,建设开源生态,加快打造完备的区块链产业链。

  • 优化预约制让出游更舒心

    烈日炎炎挡不住人们出游的脚步。多家在线旅游平台预测,今年有望迎来近5年最火热旅游“暑期档”。市场热度回归,带来旅游消费增长,也出现新的难题——景区门票预约难。

  • 多一分体谅 生一分清凉

    各地通过各种方式,为高温下的劳动者提供贴心呵护、到位保障。高温无情,人间有爱。多一分尊重、多一些关怀,拿出真招实招,解好民生答卷,才能为劳动者内心增添一抹清凉。

  • 深化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今年上半年,高技术生产彰显韧性。科技创新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振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