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智库 > 列表
  • 银发经济迎最强红利 如何平衡社会效益与收益

    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那么,对于“银发一族”,老人们哪些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如何看待银发经济带来的机遇?

  • 积极培育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 加强金融法治建设

    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金融法治建设,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 加快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我国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 第七届财经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聚焦“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

    2023年12月2日,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主办,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上海竑壹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协办的“第七届财经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

  • 推动家纺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江苏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世界级家纺产业集群,努力在培育新动能中强化产业支撑、在构筑新高地中汇聚发展要素、在激发新活力中增强内生动力。

  •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一直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制造业正经历强基础、补短板、扬优势、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

  • 着力提升产业体系韧性

    提升产业体系韧性,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着力提升产业体系韧性,夯实新发展格局的基础,牢牢掌握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

  • 加快农创客培育发展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农创客培育发展,激发农创客的创新创业活力,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 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

  •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 探索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加速突破,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并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

  • 从“三季报”看经济韧性和活力

    如何看待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表现?如何实现GDP增长5%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围绕增速、内需、工业利润、外资外贸、物价、就业等方面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 推动县域数字经济发展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方面。

  • 加力提升制造业创新效能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既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又是当前形势下积极应对需求收缩、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 中欧经贸合作显韧性强劲内生动力来自何处?

    当前世界形势动荡不安,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令人欣慰的是,中欧作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双方经贸合作逆势强劲增长,有力回击了那些鼓吹“脱钩断链”、唱衰双方合作前景的言论。

  •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数字中国建设

    开局之年,随着经济运行企稳向好,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国央企及其他企业等各主体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下功夫,不断探索新的发展理念和落地举措。

  •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逻辑、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 我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取得积极成效

    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外贸对稳增长稳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 数字化提升保险理赔服务质效

    今年夏天,受台风和强降雨影响,我国东北、华北、华南等地频降暴雨,多地发生严重洪涝地质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作为灾害“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保险行业积极发挥其功能,助力灾后恢复与重建;多家保险机构启动理赔绿色通道,数字化理赔的广泛应用也显著提升了理赔效率,助力实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受到广泛关注。

  • 乡村生态振兴,为何强调“整县域推进”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正在开展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试点工作。那么,为何强调“整县域推进”?从实践效果来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各产业有序衔接、深度融合形成的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特征的产业系统,乡村产业的基础性决定了其不可或缺性。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承载着乡村价值。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 为何传统产业不能当“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正确认识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促进其转型升级,对于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