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作为先行城市,北京、雄安新区在此次论坛上带来了最新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本届论坛首设雄安平行论坛,“政企研”专家共同探讨智能城市建设的经验和展望。
ChatGPT(聊天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成为2023年中关村论坛上绕不开的热门讨论话题,这个被看作是AI(人工智能)2 0时代最新的前沿技术,正掀起一轮关于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和畅想
新时代十年,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经济发展已形成重要优势。深刻把握并利用好、巩固好、发展好这些重要优势,既是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重要支撑,也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问题的重要基础。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不断增进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幸福生活的成色更足。
5月24日,人民日报出版社党支部与人民网第十六党支部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开展联合党建活动。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活动,以“提升数字素养,释放数据能量”为主题。
5月20日~21日,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官员、市场人士就“坚定信心,高质量金融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要求我们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并作出重要部署,为我们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科学指引。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有效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
面对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环境,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的战略机遇。要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既要牢牢把握、用好新的战略机遇,又要善于化危为机、从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经国务院批准,2023中关村论坛定于5月25至30日在京举办。5月1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于英杰介绍有关情况。
近年来,随着登山、徒步、露营等户外运动的兴起,游客对自然风光的偏好进一步增强,天气气候景观成为吸引游客的新奇体验,“气象+旅游”融合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的嘱托,逐步成为现实:日光温室、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持续发展,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不断推进,农业生产空间领域正在拓宽。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其中之一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5月5日,以“布局科创金融新赛道”为主题的复旦管理大视野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是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的客观要求。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我们党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重要议题,释放出明确政策信号,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鼓舞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定信心加油干。
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